第(2/3)頁 朱元璋心中興奮不已,打定主意,定要將岳麟帶回應天府,加以重用! “你說的良種,是如何得來?” 老朱可謂是好奇不已。 “這就要說到下一個地方了!” 岳麟前腳帶路,老朱等人緊隨其后。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 岳麟哼唱著小曲,在老朱耳中那是如此愉悅。 在他離開鳳陽時,窮山惡水,饑民遍地。 在他回歸鳳陽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一座不同于中原的建筑,出現在眾人面前,尤其是拱起的十字架,顯得格外矚目。 再看里面之人,分明是金發碧眼的白奴,壓根不是中原人。 “這……這是何地?” 毛驤直覺地擋在老朱和朱棣面前,生怕那些金發碧眼的家伙,對皇上不利。 “良種,就是出自他們手中。” 岳麟笑道:“他們都是來自弗朗吉的傳教士。不遠萬里,帶著信仰來到大明。” “傳教事業幾乎夭折腹中,不過倒是為我大明帶來了不少好處。” 朱元璋愕然道:“那玉米,就是從他們手中得來?” 岳麟點頭道:“不錯!正是如此!還有土豆與番薯!都是他們從拉丁美洲帶過來。” “弗朗吉的航海技術,已經在逐步發展,而我中原大明,卻在施行海禁。” “有大片海域,卻無強大的水師,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朱棣不以為然道:“大海遼闊,賊子才打不過來呢!” 毛驤暗自點頭,燕王殿下說得好,就該殺殺這狗縣令的威風! “倭寇在漢朝,尚要歷經海難,方能來我中原。” “到了唐朝,便有大規模的遣唐使。” “如今在我大明,都已經禍患東南沿海。” 岳麟冷笑道:“航海技術不斷發展,若是我們故步自封,天真地用大海作為屏障,到時候無海可守,過門豈不是要被人鑿開?” 朱棣只覺得一陣后怕,老朱則更是降壓不已。 這小子,怎會知道倭寇侵擾東南的事情? 這等密報,咱可不記得傳給過地方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