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火器改良,在大明朝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到了大清,火器反而衰退,清政府忌憚民間火器達人,以至于不少明朝的火器試穿。 幸好一部《火龍經》記載了大明火器曾經的輝煌。 提起改進火器,岳麟可就不困了。 今日前來,他本就有讓工部改良火器的意思。 即便是南征,也要仰仗火器的威力,這樣才能減少己方士兵的損失。 “岳麟啊,你有何見解,速速道來!” “快!叫所有人都給我滾進來,聽聽岳麟如何該進火器!” “一個個平日跟著老夫,卻學不到三分本事,人家岳麟一個月才跟我見面一次,卻能學到老夫的精華!” 沐英眼中帶著一絲鄙視,你李尚書還不是靠著岳麟這個學生? 工部眾人拿著紙筆,像極了認真聽講的小學生,一個個正襟危坐,準備隨時記錄岳麟的話。 “用兵之道,原以角勝而已。唯彼此角勝,則愈久愈變,而愈得其精。” “自蚩尤始變造五兵以勝徒手,黃帝再變造甲胄以勝五兵。” “至春秋漸變而制弓弩炮石遠擊之技,又以勝短兵矣。” “孫子更變而用火攻,焚人馬,焚糧草,焚輜重,焚府庫,焚營寨,謂之五火,更勝于兵器之利多矣。” 岳麟一席話,就闡明了火攻的重要性,而火攻也是中國歷朝歷代戰爭中,最容易造成大量殺傷的手段。 工部官員,一個個奮筆疾書,恨不得將毛筆寫出火星子。 沐英則頷首點頭,他深諳兵法,知道岳麟所說的正確性,未來的戰場,火器至關重要。 “我朝更重火銃使用,尤以沐英將軍為主。軍中更覺隨時可用,隨地可施,以此蕩平寇虜,廓清宇內,戰陣攻取所至必克,此又勝于焚燒之技絕相遠矣。” 岳麟告知眾人,火器遠比焚燒火攻更強,這也闡明了工部任務的重要性。 唯有工部的技術推陳出新,才能令明軍保持長勝不敗。 “北元以騎兵為主,沖鋒而來,如猛虎下山,萬馬奔雷之勢。” “我軍僅以火銃對敵,明顯不夠。” 岳麟隨后笑道:“還請恩師取紙筆來!” 一看岳麟開口,李敏當即命工部侍郎前去,并親自為岳麟碾墨潤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