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九班拆卸的速度要比安裝的速度快上了不少。
在太陽落山,月光傾灑之際。
原本造好的小半艘船,就被拆的只剩下了骨架。
船身木板也沒有絲毫的損壞,除了雙層的粘合看上去有些‘邋遢’,油漆也被扣的七七八八以外,整體的功能沒有收到任何影響。
他們打算之后的建造依舊使用這些木板。
現(xiàn)在九班資金緊張,雖然有著王博的緩解,但還是能省一點是一點吧。
不過令他們有些意外的是,這次他們所遇到的困難要比之前兩次更加嚴峻一些。
第二天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他們也沒有成功的矗立起任何一根桅桿。
倒不是他們沒有合適的木材。
而是在骨架與桅桿的連接點上,出現(xiàn)了重大的疏漏。
他們此前所造的骨架,完全就沒有考慮到桅桿的存在,致使現(xiàn)在無論怎么安排,也無法使得整體的船只受力平衡。
要么,就是容易側(cè)翻。
要么,就是部分肋骨的材質(zhì)撐不住一根碩大桅桿的重量。
期間,他們倒是想過直接將桅桿造到主龍骨之上,但面臨的問題近乎相同。
主龍骨上,也沒有預留桅桿的位置。
如果強插,只會讓整個龍骨也分崩離析。
無奈,他們最終只能接受了一個事實。
他們連骨架都需要重造。
不過這樣的情況也還好,最多就是返返工,多上幾輪的計算,這些他們早就已經(jīng)輕車熟路了。
就算沒有公式的存在,他們也知道該用什么方法去計算,需要哪些條件。
這些都是他們近日來的潛在收獲。
而真正讓他們感到為難的,是暗槳與船舵。
這東西的原理很簡單,甚至和騎自行車也相差不了多少。
就是通過船舵來控制船身上的暗槳。
但問題是,他們要造的大明寶船實在太大,需要的暗槳絕對不在少數(shù)。
如何用一個船舵控制全部的暗槳,又如何讓船舵不至于使用太過吃力。
以及各個船槳的固定,收回,以及在海水中遇到的各種情況。
還有船舵與暗槳如何連接,從哪經(jīng)過,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這些問題情況之復雜,甚至連王宇這個大學霸就感到了一陣陣的頭禿。
徐凱也因此將一些講各種機械做工的書翻了出來。
再次義無反顧的扎進了‘知識’的海洋之中。
同樣的,還有其他暫時沒有事情可做的其他學生。
......
就這般,九班不知不覺中又度過了五天的時間。
這五天中,他們的整體進度依舊為零。
經(jīng)過這次的教訓,他們深刻的認識到了準備工作的完善的重要性。
所以,這幾天,他們一直都在通過整體思考著種種的可能性,以及所必要的分析。
除了桅桿與船舵之外。
風帆的種類,繩結(jié)的打法,他們也著實看了不少。
對動力系統(tǒng)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重新制作骨架的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
船舵與暗槳的布置也已經(jīng)有了眉目。
并且他們還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這艘船,短時間內(nèi),他們根本就造不出來。
最終花去的時間可能至少得在三個月上下。
.....
這天,又是一個難得的周末。
所有九班學生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任顏帶他們繼續(xù)去海邊熟悉水性。
各種裝備與行李都已經(jīng)安排妥當,就等自家那姍姍來遲的任老師出現(xiàn)了。
然而,就在這種等待之中,王博滿面春風的走到了倉庫之內(nèi)。
后面還跟著兩輛貨車,貨車上蓋著一層氈布。
氈布有所塌陷,露出了些許崢嶸。
看得出,這車上的東西都是大件。
一時間,九班眾人有些好奇,紛紛圍了上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