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手持長槍,一槍刺中一名北匈奴的咽喉,陳到擦了擦臉上的鮮血,看著身邊不斷陷入困境中的士卒,口中不斷爆喝指揮著。 “若是再無援軍前來,恐怕要撐不住了啊!” 看著剛剛要穩(wěn)住的陣勢再次被沖破,即使是陳到也不免心中有些無奈。眼前這支騎兵的進攻強度已經(jīng)超過了他能抵擋的極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數(shù)量上的巨大差距再加上騎兵對陣步卒本身就有優(yōu)勢,劉備軍就是再頑強也只能是節(jié)節(jié)敗退。戰(zhàn)場的天平開始不斷向著北匈奴軍傾斜。 面對著漢軍的巨盾硬弓強弩,北匈奴的騎射騷擾明顯發(fā)揮不出其效果,但是騎兵在草原上的機動力優(yōu)勢依然顯露無疑。 數(shù)萬騎兵輕易地便能快速集合起來,猛攻劉備軍一點。而漢軍的步卒本身就被動,再加上要顧慮整體陣勢防御,支援的速度自然遠遠不及。 軍團天賦的掩護之下,袁紹、孫策和曹操三方周圍依然是朦朧一片,時不時有幾支箭矢射出,不知有多少騎兵暗藏其中。因此三方的外部大半兵馬依然不敢妄動,否則的話一旦露出破綻,北匈奴絕對不會錯過,屆時只會更加被動。故而只能派部分精銳前往支援。 “果然,在草原之上面對騎兵,步卒還是太被動了。”審配道。 “機動力的優(yōu)勢,讓騎兵能夠進可攻退可守,隨時可以集中攻擊我們的任何一個點。而我們卻不好支援,再加上北匈奴還有這么難纏的軍團天賦,我軍的實力怕是連一半都發(fā)揮不出來。” “但這一半的實力,就夠了。”荀彧道。 若不是硬實力上的絕對自信,他們怎么敢干這種在草原之上硬剛北匈奴騎兵的事。 要知道李陵以五千步卒力戰(zhàn)匈奴八萬鐵騎是真,但歷史上這種奇跡又有幾例?若是真以步卒對戰(zhàn)匈奴騎兵那么容易,又何至于讓游牧民族一直成為漢人的心頭之患。 以步兵克騎兵,除了李陵自身勇猛、善于將兵且熟知如何對抗騎兵外,李陵麾下士卒的精銳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此次,袁紹等四方雖然各自都帶兵不過兩萬,共計八萬大軍,較之北匈奴騎兵的數(shù)量都要少。但是,這其中可是包含著五支軍魂軍團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