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伊達爾人的步步緊逼和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往日里所向披靡的奧丁帝國總算是服了軟,在奧丁君主阿利歐·奧沙利文的默許下,西蒙終究還是簽下了這份對伊達爾領極為有利的《瓦倫斯和約》。 首先是土地劃分的問題。 根據二皇子雷茲與奧丁君主阿利歐·奧沙利文簽訂的停戰協議,多恩領、瓦倫斯平原和阿爾米斯山脈以東地區都屬于帝國東部的范疇。 所以,它們全都在停戰協議中被劃為了奧丁帝國的法理領土。 而在最新的《瓦倫斯和約》之中,奧丁帝國卻對伊達爾領做出了很大程度上的退讓。 出于地緣政治上的考量和對伊達爾人所擁有的神秘武器的畏懼,奧丁人不得不忍痛割愛,將瓦倫斯平原沿中軸線一分為二。 除卻將艾德河以東的地區全部割讓給伊達爾領外,雙方還約定,將瓦倫斯平原作為軍事緩沖區,東部地區由伊達爾領控制,而瓦倫斯平原的西部……則由諾曼帝國(二皇子雷茲)控制! 沒錯! 雖然簽訂這份協議的雙方乃是伊達爾領與奧丁帝國,但奧丁君主阿利歐·奧沙利文實在不想看到伊達爾人這群能夠三千打一萬的死變態。 所以……在跟二皇子雷茲強行討要了高達數萬枚金幣的贖金和大量的糧草輜重之后,阿利歐·奧沙利文將瓦倫斯平原的西部重新交到了諾曼帝國的手里,從而使得伊達爾領與奧丁帝國之間,不再存有直接的陸路接壤的邊界。 看著《瓦倫斯和約》之中的這部分內容,布魯諾感到一臉懵逼,這不就相當于是異世界版的“三國干涉還遼”嗎? 且不說其他的條款,單單是在土地方面,《瓦倫斯和約》便使得伊達爾領直接占據了將近三分之二的帝國東部疆土,成為了這場戰爭的最大贏家,而原本氣勢洶洶的奧丁帝國,則僅僅保留了多恩河以北的部分地區。 要知道,那可是占據帝國東部三分之二的土地啊! 經此一戰, 伊達爾領直接成為了諾曼帝國的諸多貴族之中,擁有領土最為廣闊的強力封臣! 讓伊達爾領的土地面積,足足擴大了十倍不止! 當然, 《瓦倫斯和約》給伊達爾領帶來的利益,絕不僅僅局限于土地上。 為了促成伊達爾領與奧丁帝國之間的和平,雙方也在其他方面進行了利益交換,并且相互給出了很多的承諾。 比如…… 伊達爾領需要釋放所俘虜的超過三千余名奧丁士卒, 伊達爾領在五年之內,不應主動對奧丁帝國發動任何進攻,也不能干涉奧丁帝國對諾曼帝國其余領土的侵略戰爭。 奧丁帝國可以在五年之內,以優惠的價格在伊達爾領購買糧食。 伊達爾人將向奧丁帝國出口部分近戰武器,并優先考慮奧丁帝國提出的武器購買請求。 但與此同時…… 奧丁帝國應當向伊達爾領透露有關于魔獸之森和光明教會的隱秘,并允許伊達爾人在魔獸之森自由行走。 奧丁帝國無限期地將位于魔獸之森東海岸的多恩港租借給伊達爾領,并允許伊達爾領在奧丁帝國的東部高原地區設置總面積不超過三十平方千米的臨時租界。 奧丁帝國應允許伊達爾人在奧丁帝國東部高原進行礦產勘探,并且對于所有被伊達爾人發現的礦產,伊達爾人擁有為期十年的優先開采權…… …… 其實, 除了對于分享魔獸之森和光明教會的隱秘這一點糾結許久外,對于最讓布魯諾重視的設立租界與礦產勘探,西蒙·格里菲斯反倒沒怎么在意,隨口就答應了下來。 而這,也正是《瓦倫斯和約》在此之后飽受奧丁國民詬病的重要原因。 可是說實話…… 時代的局限性畢竟擺在那里,在西蒙看來,區區一個多恩港,再加上一個位于奧丁帝國東北方向的租界,屁大點兒的地方能整出什么幺蛾子來? 只要伊達爾人答應向奧丁帝國供應糧草和售賣武器,不影響奧丁帝國去騷擾諾曼帝國的其他貴族領,那么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 /65/65151/20859310.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