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到六月底,伊達爾公國的農民們便會忙碌了起來。 雖然炎炎的夏日才剛剛開始,周圍的空氣也格外燥熱,但是第一批栽種下的土豆,卻已經到了成熟收獲的時候。 為了提高收獲糧食的效率,從去年開始,深知民生疾苦的伊達爾公爵布魯諾·斯圖亞特,便開始向伊達爾公國的農民們,無償提供耕牛。 每當這時,伊達爾公國的農民們便會趕著老黃牛,拖著簡易的開溝犁,翻動覆蓋在土豆之上的土壤。 不得不說,布魯諾提供的耕牛和伊達爾工匠們打造的開溝犁,給民眾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只要靠著開溝犁翻一遍地,便可以上去撿拾土豆了。 當然,這既方便了農奴,也方便了布魯諾。 出于對這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和現實狀況的考量,為了便于調控糧價和調配糧食存量,伊達爾公國一律禁止民眾在在私底下進行大批量糧食的售賣。 而且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所以, 協助民眾收獲糧食的過程,同時也是登記每戶農民糧食產量的過程。 等到土豆收獲之后,在一旁等候多時的伊達爾農業廳的公務猿們,便會以合理的市場價格,收購農戶手中多余的糧食,一手交錢一手交糧,可謂童叟無欺。 從三天前開始,《伊達爾日報》便開始用大量的篇幅宣傳土豆成熟的消息。 這些消息在早已能夠填飽肚子的伊達爾人眼中,雖然值得關注,但是卻并不算什么大事。 可是對于那些涌入伊達爾公國的流民們來說,卻是始終都是壓在他們心頭的一塊石頭。 流民們見識短淺,但卻并不愚鈍。 他們不會拼寫,也認不出書本上的詞匯,但是卻見過來太過生活的辛酸。 自從正式接手帝國東部以來,伊達爾公爵布魯諾·斯圖亞特也全盤接收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流民。 甚至不單單是帝國東部的流民,還有很多來自于帝國內陸的無家可歸者。 這些人并不清楚每天的糧食消耗具體有多少, 但是他們的心里卻明白……為了養活自己這些剛剛進入到伊達爾公國的流民,每日所需糧食的消耗,是一個多么令人感到震驚的天文數字。 對于這些生活在諾曼帝國的貧苦民眾們來說,誰還沒逃過幾次難、要過幾次飯? 除了被貴族們驅逐與鞭撻的經歷以外,他們自然也接受過來自于其他貴族的救濟。 可是…… 這樣的救濟畢竟不能長久。 每個貴族領的糧食數量都是有限的,但是從各處涌入的流民,卻仿佛是無窮無盡的。 貴族們可以為了彰顯自己的體面與仁慈,而分發一些救濟的糧食。 不過……在絕大多數時候,這些救濟糧發不了多久就會終止,而等待這些流民的,將會是貴族老爺們無情的驅離。 因為貴族手中的糧食也不可能永遠充裕,等到當地的貴族對于逃難的民眾感到厭倦的時候,卑賤的流民便會被貴族的私軍給統統驅逐。 這樣的例子,在諾曼帝國的土地上比比皆是。 因此,當伊達爾公國有條件地敞開大門,允許部分流民們進入到伊達爾公國的土地的時候,這些落魄的流民們在心中歡喜的同時,也始終有著隱隱的擔憂。 畢竟…… 就連鳥兒都知道擇良木而棲,人,自然也是如此。 流民們在伊達爾公國看到了與帝國內陸全然不同的情形,看到了對于未來生活的希望,隨著在伊達爾公國的土地上生活的時間越久,這些遠道而來的流民們便對于這片土地越是依戀。 隨著時間的不斷增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