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帕提亞平原位于阿爾芒什平原的東北方向,亦是奧丁帝國的王庭所在。 在無數奧丁人眼中,除了傳說中有著神明居所的極北冰原,帕提亞平原可以算作是整個北方,最為神圣的一片土地。 因為, 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帕提亞部族的統治者,就是在這片平原上宣告了奧丁帝國的建立! 在此之后的千百年里,雖然帕提亞部族早已成為了歷史的塵埃,但或許是為了紀念那個建立了大陸上第一個游牧帝國的強大部族。 這座位于奧丁帝國核心地帶的廣闊平原,仍舊以帕提亞部族的名字來命名。 而入主帕提亞平原,也成為了無數位游牧部族的統治者,心中共同的目標。 伴隨著一次次殺戮與爭奪,先后有無數部族成為了這片土地的主宰者,順利的加冕為奧丁君主,成為了諸多北方游牧部族的共主。 而如今的奧沙利文部族,也是其中之一。 為了穩固對于國內的統治,化解日益緊張的糧食問題,現任奧丁君主·阿利歐·奧沙利文對于自己的鄰居諾曼帝國,發動了一場近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戰爭。 兩路大軍齊頭并進,甚至一度讓諾曼帝國的貴族們感受到了有史以來最為嚴峻的威脅。 然而…… 雖然在戰爭的初期勢如破竹,節節勝利,甚至占據了諾曼帝國的整個北方,可是……奧丁人卻犯下了一個極其致命的錯誤! 他們將自己的觸手,伸向看似孱弱的諾曼帝國的東部疆土! 伊達爾公國的士兵們,用自己的實力,讓奧丁人認清了親愛的父親的面貌,也讓奧丁帝國與光明教會之間的密謀,暴露在了所有伊達爾人的眼前。 因此,當伊達爾公國得以在戰爭結束之后和平發展的時候,位于北方的奧丁帝國,卻并不平靜。 阿利歐·奧沙利文的確是奧丁帝國歷史上少有的幾位英明的君主。 他雖然年紀很輕,很是卻能夠很好的平衡奧丁帝國國內幾大部族之間的關系,并且在最為恰當的時機發動戰爭。 但問題是…… 他遇見了布魯諾這個變數。 在大祭司陣亡、帝國元帥隕落沙場、奧丁軍隊士氣全無、伊達爾軍隊氣勢洶洶的情況下,和談,無疑是擺在阿利歐·奧沙利文眼前的最佳選項。 但《瓦倫斯和約》的簽訂意味著阿利歐·奧沙利文的退縮,也意味著他將不得不面對國內各方勢力的詰難。 奧丁人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縱然阿利歐·奧沙利文擬定的作戰方案足以媲美任何一位奧丁名將,阿利歐·奧沙利文的決斷也是當時最為恰當的做法,可是……這仍舊不能遮掩奧丁帝國在伊達爾人手中潰敗的事實。 奧丁帝國能夠將諾曼帝國的正規軍打得節節敗退,但是卻折損在了一個邊境貴族的手中,這在任何一名部族酋長的眼中,都可以算是奇恥大辱。 所以, 對于奧丁君主阿利歐·奧沙利文來說,停戰之后的日子并不好過。 奧丁帝國的眾多部族沒有得到原本許諾給他們的土地,而直接隸屬于奧沙利文部族的奧丁鐵騎又在與伊達爾人的戰爭當中傷亡慘重。 奧沙利文部族暫時的虛弱,使得不少的部族酋長敢于合起伙來,向奧沙利文討要自己應該得到的戰利品。 更何況,讓阿利歐·奧沙利文感到頭疼的情況遠不止這些。 “那些該死的伊達爾人,到底在東部高地上干了些什么?” 看著懸掛在大帳一側的地圖,奧沙利文只覺得自己的腦殼有點兒疼。 在這些日子里,隨著伊達爾人對于東部高地的開發逐漸步入正軌,霍布斯港的建設也如火如荼,有關于伊達爾人的消息,也在源源不斷地被呈送到阿利歐·奧沙利文的面前。 只是…… 這些對于伊達爾人來說的好消息,卻全都成為了刺入奧沙利文心中的利劍。 阿利歐·奧沙利文之所以將奧丁帝國東部高原上的礦藏開采權移交給伊達爾公國,乃是因為,東部高地乃是奧丁帝國之中人人皆知的貧瘠之地。 在奧丁帝國立國以來的幾百年里,從未有人順利地在東部高地上開采出任何一丟丟的礦藏。 可是, 哪怕是隔著萬里之遙,單單是憑借著信函之中的文字,阿利歐·奧沙利文便被驚得目瞪口呆。 伊達爾人仿佛對于東部高地上的礦產分布早有預料,他們的腳步每到一處,便會有一處深埋于地下的礦產,暴露在所有人的眼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