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伊莎貝爾興致勃勃地走了。 但才過了不一會兒的工夫,維爾·羅奇和麥克便結(jié)伴而來。 自從新教誕生以來,原本身為東部教區(qū)樞機主教的麥克就搖身一變,完成了自己華麗麗的轉(zhuǎn)身,在布魯諾的支持下成為了新教的教宗。 不過,這也讓他身上肩負的責任,頓時增加了一倍不止,就連平日里的壓力也增加了許多。 這倒也不是因為擔憂教會的態(tài)度,而是忙于在圣索菲亞大教堂中傳教布道。 反正新教已經(jīng)建了,信仰守護者也有了,愛咋咋地,有本事你來打我啊? 到時候看看的圣教軍厲害,還是伊達爾公國的軍隊牛批。 反正對于伊達爾軍隊的實力,麥克可謂是信心滿滿。 而說到信仰的傳播…… 或許是由于“信仰守護者”帶來的傳教加成,又或許是由于《伊達爾日報》的宣傳帝國內(nèi)陸紛亂的局勢,以及這個時代的百姓們普遍糟糕的生活與伊達爾公國的和平安逸之間形成的巨大反差, 新教的在帝國東部的傳播,可謂順風順水,毫無阻撓。 隨著越來越多的流民被伊達爾公國接納,也當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光明教會的信徒涌入這片土地。 但是…… 無論他們對于光明教會懷有多么真摯的信仰,在信徒們第一次親眼看到屹立在索倫堡土地上的圣索菲亞大教堂之后,卻都會為之一震。 沒有任何信徒,能夠有勇氣對圣索菲亞大教堂說不。 就像是沒有人能向游泳池和按摩浴缸說不,這都是同樣的道理。 當遠道而來的信徒們,第一眼看到眼前宏偉壯觀的圣索菲亞大教堂之后,就會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神職人員,產(chǎn)生一種超乎尋常的尊敬與親切感。 至于接下來…… 身為教宗的麥克將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細數(shù)光明教會的罪惡,闡述全新的教義,讓這些原本就對于光明教會的一部分做法感到費解的信徒們,體會兩者之間的優(yōu)劣。 而讓布魯諾未曾料想到的是,在麥克和所有新教神職人員的努力下,甚至就連位于伊達爾公國之外的孔特領(lǐng)瓦倫斯平原以西巴塞爾王國的北部……這些與伊達爾公國接壤的土地上,竟也漸漸出現(xiàn)了新教教徒的身影。 至于維爾·羅奇…… 雖然曾經(jīng)的他,乃是圣教軍中的一名軍團長,但是在伊達爾公國,伊達爾公爵布魯諾·斯圖亞特才是所有伊達爾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 除卻布魯諾以外,任何個人都不得擁有私人軍隊,包括圣教軍。 而新教,自然也不例外。 至于給出的理由,也是很簡單。 布魯諾是誰 他不但是伊達爾公國的統(tǒng)治者,更是新教的“信仰守護者”,所以,既然布魯諾手中握有軍隊,那便已經(jīng)足夠了。 像圣教軍什么的,根本就沒有必要。 除了勞民傷財,增加民眾們身上的負擔以外,不會發(fā)揮出任何實際的作用。 因此,既然投奔的新教,那么原本身為圣教軍軍團長的維爾·羅奇,自然也就要換一個職位。 所以…… 維爾·羅奇一人身兼三職。 同時被任命為萬民福音部冊封圣人部和現(xiàn)世信理部的部長,負責向民眾們傳遞向善向美的品德,鼓勵民眾們用自己的雙手與勞動,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但也僅僅只是呼吁,新教只能在伊達爾律法允許的框架之內(nèi),在信徒之中宣揚自己的教義,而且所提的教義也僅僅只能是呼吁,而非強制性的約束。 至于這三個部門,一聽名字便知道,在原本的光明教會之中,肯定是沒有的,不過……這畢竟是新教嘛! 不僅教義要新,就連機構(gòu)的設(shè)置也要新,所以稍稍進行那么一點點兒的世俗化改革,倒也是相當合理的。 而且神職人員還大多都不是全職,在布魯諾的要求下,麥克對于神職人員的篩選堪稱嚴苛,甚至絕大多數(shù)的人還要從事力所能及的生產(chǎn)活動。 不然的話, 難道讓誕生于伊達爾公國的新教,也跟光明教會一般,養(yǎng)上一大堆混吃等死還浪費空氣的神棍?! 這是布魯諾絕對不會答應(yīng),也絕對不可能答應(yīng)的! 布魯諾對于新教的態(tài)度其實很簡單, 如果教會中的神職人員過多,那么時間一長,難免會成為公國的財政負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