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番外篇 山陵崩(二)-《大晉: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徐權麟仰著頭愣了,縱然是經歷了半生大風大浪,此刻他也有些難掩內心的激動。

    但只在片刻之后,徐權麟便穩住了心神,他摘下頭頂的紗帽放在病榻前的桌案上,隨后又彎下了身子:“陛下,請賜老臣一死!”

    針落可聞的沉寂在持續,長樂帝粗重的喘息聲斷斷續續,伴隨著不時的咳嗽聲,徐權麟將頭貼在地面冰冷的的墨色沉磚之上,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也許是試探夠了,長樂帝終于舍得開口了:“王叔,你也別怪朕不近人情,朕身為一國之君,自幼在皇祖父身邊長大,對皇祖父的教導不敢稍有忘懷,幾十年如一日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徐權麟抬起了頭,長樂帝面無表情地望著他繼續道:“朕為的是什么呢?還不是為了要守住大寧江山,護佑我百姓安平樂業,僅此而已。”

    徐權麟抬頭直視長樂帝:“陛下即位以來宵衣旰食,鏟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繼往開來,上承太祖太宗開明之政,立志成大有為之君,蹴然三十年逾矣!”

    “對外,陛下封建海外諸王征服異域,命檀、沈、鄭、桓諸將出擊,開疆拓土數倍于大寧。”

    “對內,陛下節用愛人,舉賢任能,政治清明,延續兩朝新政,穩固國體,使得四夷賓服,九州和順。至此,天下可謂已安已治矣!”

    大寧開國近七十年,前三十年為了統一天下戰爭機器從未停過,鼎文、長樂兩朝近四十年國內未有大的戰事,天下物阜民豐,國力日增,大寧已經承平日久,天下百姓也享受了數十年的太平。

    “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陛下已經用三十年的時間證明了當初太祖太宗沒有看錯人,我大寧有君如此,天下幸甚,百姓幸甚!”言畢,徐權麟再拜叩首。

    長樂帝聽完這位王叔對自己的評論,心中的顧慮也都隨之消散了,他嘴角帶著一絲笑意:“比起皇考、皇祖,朕還有許多的不足,但是有皇叔這句話朕也值了。”

    徐權麟收起紗帽,起身拱了拱:“還請陛下珍重,愛護龍體,臣告退了。”

    “慢。”長樂帝掙扎著起身,他艱難地從枕頭底下取出一封明黃色詔書:“王叔,這是給你的。”

    徐權麟轉過身再次上前從長樂帝手中接過詔書,他眼中滿是疑惑,只聽得接下來長樂帝緩緩道:“今后不論王叔所犯何罪,朕都特賜王叔免死一次。”

    長樂帝不顧徐權麟的震驚,用發白的嘴唇繼續說道:“朕駕崩之后,皇太孫年幼,主少國疑,先太子薨后朕的幾個兒子也沒有成器的,難堪大任。你是太祖之子,又是朕的叔父,宗室之中威信最重者,所以朕希望由王叔你來擔任輔政大臣輔佐幼主,護我大寧,王叔你千萬不要推辭。”

    皇帝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徐權麟明白自己已經通過了考驗,他立即跪下接受了任命。

    “好了,你和內閣、樞密院的大臣都去拜見皇太孫吧!君臣名分早定才是我大寧之福……”

    “臣遵旨!”

    承明殿內,皇太孫身著紅羅窄袍便服,頭戴皂紗折上巾,腰間系通犀金玉帶。定眼望去面色白凈,雙眼炯炯有神,眉宇間暗藏睿智。明面上看雖是一位稚氣未脫的書生,舉止間卻不乏英武之氣,已有少年英主之資。

    “皇太孫千歲……”

    “皇太孫千歲……”

    離開宮中后,徐權麟回到館驛命人收拾行裝搬去敕建韓王府,一行人剛到銅駝大街還沒有踏入韓王府,府外沿街立刻傳來一陣馬蹄聲,身著宗人府官服的禮官高聲喊道:“韓王人品貴重,德行昭彰,天子賜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墨脱县| 民权县| 绥滨县| 宜君县| 吉安县| 东辽县| 靖安县| 缙云县| 高陵县| 石景山区| 广河县| 三台县| 合江县| 五大连池市| 宾川县| 长顺县| 屏山县| 通化市| 青神县| 开化县| 枞阳县| 巴马| 康马县| 简阳市| 灌阳县| 元阳县| 郸城县| 科尔| 全南县| 仲巴县| 七台河市| 嵩明县| 中宁县| 彰武县| 武夷山市| 康乐县| 历史| 饶阳县| 桂林市|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