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xiàn)在村里對白玖的風言風語不少,她要去,只怕會聽一些受氣話。 但還是先告訴她高家離開的事。 “什么時候的事?”一聽高家搬離村子,白玖驚了。 “大年三十那天走的,連年都沒在家里過。”彭嬸心里其實挺不是味的,就因為那兩個害人精搞的離鄉(xiāng),真是··· “不過他們還是去收斂了那母子倆的尸體,不過回來的是骨灰。”彭嬸嘆息道。 “他們離村是我想不到的,但對那母子二人,我不悔。”如果人家都要害死她她還輕輕放過,以后她們母子三的日子也別想好過。 再說了,她也可不是圣母,對自己下殺手的人還去原諒,腦子進水差不多。 “就知道你這丫頭的脾氣悔不了,不過你也沒錯,錯的是他們。”彭嬸不覺得白玖有什么錯。 那些說風涼話的只不過是害怕和眼紅罷了。 “但村里還是有不少風言風語,聽著了也別放心里去。”先打預防針。 “只要不到我面前說我就當不知道。”她可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在意別人的看法和目光,她早就憋屈死了。 “想來他們也不敢鬧到你面前來,你可不知道,現(xiàn)在村里不少人都怕你呢。”說起這事,彭嬸也樂了起來。 她不愛出門,少聽到他們說,不過愛國出門總會有人在他耳邊念叨幾句,讓他小心白玖,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被白玖拉去吃槍子了。 愛國是個臉皮薄的,反駁幾句也就不搭理他們。 可彭嬸知道,這孩子把仇都記在心里呢。 要不然這些日子村里怎么老是出現(xiàn)在些離奇的事情,一看就是小孩子的鬧劇。 “怕我就對了。”白玖可不覺得有人怕自己有什么不好。 反到覺得不怕自己才煩呢。 怕才會乖,怕才會不敢說事非。 下面條的時候白玖也給彭嬸下了碗。 愛國和衛(wèi)民去山里了,中午不回來,彭嬸索性也就吃了碗面條。 別說,白玖這丫頭手藝就是好,同樣的東西做出來的味道都比不上她。 休息會后,白玖把白母準備的謝禮拿了出來。 拿了一些出來讓彭嬸帶回去,她也就不跑了。 彭嬸哪好意思收。 最后還是白興華出馬,彭嬸才收下。 不過彭嬸應下了明天讓愛國帶他進山的事。 白興華高興壞了。 白玖在旁翻著白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