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要按這個情況來看,顯然李皓對于曲冷君是用情至深,為此早有預(yù)謀。 文帝這招狠啊,直接用李皓與袁家的名聲來洗清之前的一眾謠言,硬生生的把太子給摘干凈了。 偏偏在這殿上,李皓還不好出言反駁,著實是令人有些郁悶。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文帝估計也知道這事做的不地道,所以對于李皓的封賞也并未太過吝嗇。 任李皓為議郎,官秩六百石,屬光祿勛轄下,掌顧問應(yīng)對,可參預(yù)朝政。 當(dāng)然也只是能參預(yù)朝政而已,也就是說遇到皇帝召見問詢,可以上表來提出意見、建議,但實質(zhì)上并無實權(quán)。 不過這樣也好,反正李皓這幾年也不打算在都城中待著,如今這個官職也算是方便自己回去干事。 封賞一完,李皓和曲冷君便打算要退下了,畢竟按李皓封賞后的官秩,還不具備上朝資格,曲冷君就更沒有了。 結(jié)果這剛一出宣德殿,便有內(nèi)侍早早等在此處,迎上前來說道:“昌安君,皇后召您去長秋宮問話?” 聽到這話,曲冷君第一時間便看向李皓,雖然未曾言語,但顯然是征詢起了李皓的意見。 也對,經(jīng)過今日文帝在朝上這一番動靜,兩家的婚事算是徹底定下了,畢竟要只是那些流言和宮中這幾人間的對話,兩家若真想反對,也不是做不到。 終究文帝還得顧忌下袁、曲兩家的,但如今文帝把事情晾到了臺面上,兩家要再想反對,可就是真打文帝的臉了。 而且李皓也沒想著阻止,終究曲冷君跟在宣皇后身邊數(shù)年,如今這情況要說說話也是應(yīng)該的。 反正也沒啥危險,畢竟曲冷君又不是程少商,先不說自身才學(xué)品行,就說宮中那些貴女要欺負(fù)人也是要分人的。 曲、袁兩家可不是程家那種新晉武將,有這個身份在,宮中那些公主最多也就敢諷刺兩句,真要動手還得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承受后果。 于是李皓回道:“既是皇后娘娘找你,你便趕緊去吧,另外我就不在宮外等你了,你回家之后幫我向太公傳話,就說我過兩日同堂舅父一起上門拜訪。” 曲冷君聞言點了點頭,隨后才跟著內(nèi)侍離開,而李皓則直接出了宮門,不過李皓倒也沒直接離開,而是在這等一等梁無忌。 結(jié)果這都等到己時三刻,只見朝臣都陸陸續(xù)續(xù)出來,卻還不見梁無忌的身影,反倒是小越侯主動湊了過來。 說道:“袁公子這回都城來的妙啊,不僅被陛下征召入仕,順便還得了一門親事,真是可喜可賀,就是不知道日后這生意,袁公子還愿不愿意帶著我發(fā)財。” 李皓聞言笑道:“越侯這話說的,這互惠互利的買賣自然是要做的,只是怕越侯不愿掙這三瓜兩棗才是。” 聽到李皓的話,小越侯臉上笑意更甚,要是光做生意的事,他雖然喜歡掙錢但也不會太放在心上。 反正縱使沒了袁家的路子,他做其他生意也能掙到,無非是多些少些而已。 他真正擔(dān)心的是經(jīng)過這事,袁家的立場會不會有所轉(zhuǎn)變,雖然他認(rèn)為這樣的概率不大,但有了李皓的答復(fù)才算是真正放心。 正當(dāng)他要說話的時候,一旁直接冒出了一個聲音:“越侯不想掙得的話,干脆這生意就交給我得了,反正越侯家大業(yè)大得,也不在乎這點散碎銀子,對吧。” 小越侯當(dāng)即回道:“若論起家中富庶,我哪比得上崔侯,你這話說的可還違心。” 崔佑笑了兩聲,隨后又對李皓說道:“本來我還想著帖子都送你府上多長時間,也不見你過來我府上拜訪,還準(zhǔn)備找你興師問罪的。 不過如今看你公事私事都在忙,前面的事情我也就不跟你計較了,但你現(xiàn)在事情也告一段落,咱們是該商量后面的生意怎么做了。” 聽見這話小越侯也是幫襯了幾句,讓李皓確定個時間,把這事給定下來的。 李皓回道:“兩位侯爺放心,就這兩日我便去你們府上拜訪,不會誤了事情的。” 對于李皓的這個答復(fù),這兩人還是挺滿意的,隨后倒是崔佑問起:“對了,你不是早就出宮了嗎,怎么現(xiàn)在還待在這里沒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