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乾興大案-《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第(1/3)頁
已經到了晚上,李皓也不好深夜召他們進宮,于是便在第二天早朝過后,派內侍將他們給攔了下來,請到了崇德殿。
兩兄弟多少也能猜到李皓召他們的原因,知道這事肯定不得李皓喜歡。
因此在面對李皓的時候,就完全的放下了架子,一幅低眉順眼的樣子。
李皓將這情形看在眼里,說道「昨日母后把我叫了過去,說是在這深宮之中,都聽說了外朝的熱鬧,更提點朕要體恤朝臣。
只是朕左思右想,也沒想到自己有何刻薄之處,所以才把兩位請進宮來,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王堃和王欽哪里敢接話,畢竟這昨日進宮告狀的,就是他們倆。
一時間場面就變得異常冷靜,兩人只顧著坐在那,是一點都不敢動。
只有李皓最是自在,端起慢慢的品起了茶。
故意晾了他們一下,讓他們分清楚誰是大小王后,李皓才繼續開口「有什么心里話就但說無妨,朕今日召你們來,就是想多聽聽你們的想法,畢竟咱們既是君臣,也是親戚。
就算你們說的不對,朕也是不會怪罪你們的。」
雖然有李皓的承諾,可兩人卻依舊是不敢亂說,畢竟皇帝說過的話,可不能全信,否則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可又不能不回話,因此在心中打好腹稿后,王堃說道「既然陛下問了,那臣便就斗膽說上一說。
其實如今朝臣們并非是想為難陛下,只是覺得這攤丁入畝之策,還需要再好好斟酌。
畢竟這丁稅之法自古有之,并一直在國家賦稅中所占頗多,若是如今輕易廢棄,之后再想要收上來,便是千難萬難。
尤其是陛下雄韜武略,立志于要一統中原,這其中自然少不了財稅支持,朝臣們也是為了陛下,為了宿國才上的奏折。」
見王堃打著為自己好的理由,而避重就輕。
李皓干脆就將計就計,說道「也是,朝中大臣都是朕的肱骨,想來這初心確實都是為了我大宿好。
只可惜他們沒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朕為皇帝享萬民供奉,自然就當為萬民著想,以民為本。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這是天子之事,他們不懂也是正常的。」
王堃兄弟倆,聽到李皓這話,除了點頭附和,也沒有其他可說的,只能乖乖的聽李皓繼續說。
「減免丁稅,確實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內,讓朝廷所征收的賦稅降低,但卻可造福萬民,所以這都是值得的。
而且丁稅制度本來就有弊端,富者田連阡陌,竟少丁差,貧民地無立錐,反多徭役,這本就是不正常的現象。
現如今取消丁稅,統一歸入到田稅之中,以田地多少來交稅,這樣田地多的人就多交些,田地少的就少交些,這對于所有人而言都公平。
我覺得朝臣們即使都愿意為國分憂,對于這種事更應該理解支持,你們覺得對嗎?」
公平這個詞,從創出來之后就沒完全實現過,那些世家大族怎么會把自己擺到跟一幫泥腿子的同等位置,去享受所謂的公平。
王堃自然也是不想的,可是有些話,即使大家是心知肚明,他卻也不好來宣之于口。
沉默了片刻之后,王堃說道「陛下所言有理,這番新政聽起來確實與國有利,但陛下縱橫沙場無往不勝,自是最明白這因地制宜的道理。
一個好的政策要想實施,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貿然的全面推行,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這樣就辜負了陛下的好意。
要不就先選擇幾個地方實行,若是實行下來一切正常,再來大規模推廣也不遲。」
王堃打算先把這事給拖下來,反正這政策制定,具體到地方上,還是要人去辦的。
只要在辦事的時候,把事情給辦差了,后續自然就有了理由來堵。
而且這樣還有個好處,就是能把影響降到最低,最多惹李皓生氣時,扔下幾顆人頭給李皓消下火就行。
這可比直接硬堵要強得多,畢竟要真是全面實行時,再有人從中作梗,把影響鬧大。
那依王堃對于李皓的了解,到時掉的可就不是幾顆腦袋,就能結束的了。
王堃這話也算是正中下懷,本來李皓也沒打算要直接掀盤子。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無所得。
李皓深知這幫世家大族軟弱妥協的本質,先把胃口張的大大的,逼得他們退而求其次。
「你說的也是有理,那就這樣吧,先把所占褚國之地,做為攤丁入畝政策的施行地點。
其他地方就再等一等,看看具體結果再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慈利县|
乐清市|
德钦县|
巴彦淖尔市|
泸水县|
裕民县|
循化|
黑水县|
云龙县|
新泰市|
石楼县|
南郑县|
长宁区|
光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扶风县|
太仆寺旗|
聂荣县|
新和县|
辽源市|
宿迁市|
仙游县|
云梦县|
丰都县|
天全县|
平陆县|
赤水市|
涡阳县|
博爱县|
宽城|
新建县|
五大连池市|
湘潭市|
安仁县|
韩城市|
乌苏市|
张北县|
金阳县|
邢台县|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