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局勢明朗-《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第(1/3)頁
經(jīng)過城內(nèi)城外的聯(lián)合絞殺,明州守軍只剩下了跪地投降這一條路。
隨后李皓留下了一萬兵馬控制局面,并等待援軍趕來接手,其余人馬則繼續(xù)南下。
另一邊褚樊攻打達州城也很是順利,此時也按照原有計劃,對琰國北境的城池展開了進攻。
琰國人終究沒想到,李皓進攻會這么突然,更沒想到重兵駐守的明州、達州,會失陷的這么快。
所以本就沒有防備的其余諸城,在李皓和褚樊的堅決攻擊下,迅速淪陷。
等琰帝在都城正式派出援軍時,琰國不僅把原先所占據(jù)的全部褚地都給丟了,還將與梧國北境相鄰的城池丟了大半。
甚至要不是李皓中途停止了腳步,這個戰(zhàn)果還能更為輝煌。
當然,李皓的停住腳步不是要改變戰(zhàn)略,想對琰國手下留情。
而是想要實現(xiàn)更快覆滅琰國的目標,引得琰軍進行一次主力會戰(zhàn),而免得后續(xù)強攻城池的麻煩。
畢竟琰國人也是會吸取教訓的,李皓不可能每場戰(zhàn)事,都能抓住所有逃跑的兵士。
在這些人得提醒下,琰國人就注意到了火炮,由此之后得每座城池,琰國人都采取了封死城門得做法。
現(xiàn)如今的火炮威力,要直接轟踏城墻,還是有些困難的。
為此,李皓特意選擇了引蛇出洞,用自己為餌,來了一次孤軍深入。
不過就算是這樣,琰國人還是十分謹慎,再三調(diào)查李皓身邊并沒有伏兵,才選擇抓住機會。
想要用手上這六萬精銳,來打垮李皓身邊的兩萬兵馬,并做著能生擒李皓的美夢。
只是琰國也沒放棄其他途徑,此時也已經(jīng)通知了安國,希望安國能盡快發(fā)兵救援。
可這安梧兩國正打的激烈,想要抽身出來也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李隼在給琰帝的回信中,表示自己會令駐扎在安梧邊境的邊軍發(fā)起進攻,用來牽扯宿國的部分兵馬。
但還是強調(diào),要琰國人自己多多支撐,為自己的主力回師爭取時間。
安梧兩國的戰(zhàn)場態(tài)勢,短時間內(nèi)根本就分不出勝負。
在這種情況下,李隼只能派出使者去求見楊行遠,希望能兩國停戰(zhàn)。
使者在跟楊行遠的對話中,先是闡述了琰國的情況,隨后便開始強調(diào)。
一旦讓宿國拿下琰國,那整個中原,宿國便就占了二分一,到時必然會是一家獨大的局面。
再加上縱觀近些年宿國的擴張之路,等消化完琰國之后,必然會興兵北上,意圖吞并安梧兩國。
希望楊行遠能看清局勢,選擇與安國罷戰(zhàn),并發(fā)兵支援琰國。
楊行遠在聽了安國使節(jié)的話后,心中也是十分猶豫,當即便召集了章崧、寧遠舟、楊行健幾人前來商議。
在說明了情況之后,楊行遠問道:「關(guān)于安使所說,罷戰(zhàn)言和、救援琰國的事,你們有什么想法?」
關(guān)于宿國進攻琰國的事,三人其實也有所耳聞,只是不知道宿國進展的有這么快。
章崧身為首輔,當先說道:「臣認為應當與安國言和、救援琰國,畢竟宿國如今兵勢太甚,只看他們這攻陷琰國城池的速度。
若是有朝一日,宿國對我大梧發(fā)難,我們可能抵擋得住。」
從自身利益的角度,章崧判斷的很有道理,畢竟在此時限制宿國,就是在保護自己,不能把國家安全,寄希望于別人的一念之間。
楊行健和寧遠舟對于議和的事,也并沒有反對,只是在怎么議和的問題上,產(chǎn)生了一些分歧。
章崧想的是盡快達成此事,直接選擇無條件議和。
可楊行健
和寧遠舟卻有另外的想法,想借這個機會,向安國討回失地,為此三人展開了激烈討論。
章崧說道:「你們想的自然是好,可是也該想想如今局勢,分清當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相比于安國,此時宿國才是我們首先要注意的,萬一要是因為耽擱了時間,導致宿國占領(lǐng)琰國,那又該怎么辦。」
楊行健則是說道:「展望未來自然沒錯,可卻也得立足當下,如今安梧兩國在前線廝殺月余,我軍也是傷亡慘重。
若是此時無故修和,前線將士又會作何感想,他們可認識不到宿國的威脅,反而會覺得是我們妥協(xié)無能,到時必然軍心大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阿瓦提县|
张家界市|
湖州市|
富阳市|
亚东县|
武鸣县|
闽清县|
禹州市|
文化|
武平县|
宜宾市|
金堂县|
呼图壁县|
昌黎县|
长兴县|
游戏|
扎兰屯市|
六安市|
长兴县|
和静县|
阿勒泰市|
衡南县|
中山市|
海晏县|
高安市|
睢宁县|
门源|
涞水县|
布拖县|
高青县|
瑞金市|
登封市|
鄂温|
遂宁市|
屏东市|
福建省|
富源县|
班玛县|
靖州|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