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上去市儈了一點,可沒辦法,你在這個魚塘里,就要遵從魚塘的規(guī)矩。 研修班有來鍍金的,也有不少是真心提高自己的。 羅展不用人教,慢慢的悟出了很多哲理,回頭跟邊驍聊的時候,那小不楞登的孩子偶爾說的話也很合他心思,羅展都有想要培養(yǎng)邊驍?shù)哪铑^。但邊驍不愿意,他更想將自己的精力投入無限的思考中去。 為了這事兒,敖箐還專門跟邊驍爸聊過,打了預防針,畢竟全國各大寺廟道觀都有不少哲學系的孩子暫住。 話題扯遠了,回到正路上來。 羅展猶如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仕途上肉眼可見的前途無量起來。 相較于他的通透和圓滑,羅昊就顯得要二一些。 不過再二也架不住旁邊有個強助攻。 早先敖箐讀書那會兒就刺激著羅昊去進修了法學和外語。 拿到畢業(yè)證后,這小子本來覺得就差不多了,他已經算是他們單位文化資歷比較高的,結果老婆揪著他耳朵又去給他報了在職法學碩士進修,能咋辦,還不是只有繼續(xù)。 但好處不是沒有。 他們這個單位又進行了一次改制細分,有些工作分出去了,又接了一些原屬于其他單位的項目過來。而且不得不說敖箐的眼光實在很強,新接手的工作大多需要足夠的法學基礎才能用最快速度捋順。 作為單位少有的專業(yè)對口的老資歷,羅昊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這些工作項目的主管領導。 不是沒有人質疑,可羅昊在家里雖然不出彩,但在單位上也算頂梁柱了。 幾件相關的案子他給處理得滴水不漏,還受到了上級單位的嘉獎。 人家肯定不會說羅昊這個人干得好,都是對他們單位和處理工作的小團隊加以表揚的。 大領導得了表揚面上有光,團隊成員們得了表揚至少獎金能多幾個,大伙兒各有所得,對羅昊也就心悅誠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