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呂律牽著馬往回走,在出了牲畜交易地后,遠遠看到牽著馬等在路邊的陳秀清兄妹倆。 看到呂律牽著一匹瘦馬回來,兩人瞪大了眼睛。 “律哥,你咋買了這樣一匹馬?這也太瘦了!”陳秀清一臉不解。 果然,這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瘦! “等這馬養壯了,就好看了!”呂律隨口說道。 呂律比陳秀清懂馬,之前在看馬的時候,就已經零散跟陳秀清說過一些。 既然呂律覺得好,那肯定就是好,但陳秀清還是忍不住問道:“律哥,這馬買了多錢?” “一百五,連馬帶鞍!” 呂律牽著馬往前走:“你這匹馬買了多少?” “一百三……是不是給高了?”陳秀清有些沒把握。 呂律瞟了一眼:“挺好的,換作我來,也差不多給到這個價。” 聽呂律這么一說,陳秀清一下子就高興起來了,仿佛得到了最大的肯定。 三人一路順著集市往回走,順道找人換了些糧票、油票之類的票據,摻和著錢,呂律買了不少苞米、黑豆和油餅,這些東西準備用來喂馬。 想要馬快點壯起來,就得舍得加料,單憑它自己吃草,不知得等到猴年馬月。 另外,地窨子里存糧也已經不多,得再買一些,還有些雜七雜八的諸如鐮刀、釘子、口袋和油鹽、大醬之類的的東西。 雖然改革開放三四年了,這些票據的作用開始不斷弱化,但仍然是沒法完全繞開的東西。 好在,這個時候,找人換起來并不難。 對于普通人來說,沒啥結余,但是對于那些有點身份地位的,手頭就寬松了。 瘦馬呂律舍不得讓它負重,所以,在陳秀清順帶買了輛膠輪架子車后,東西就全都給扔他車上了。 手頭有了點錢,兄妹倆也不舍得花,還是呂律取給他們買了些爐果罐頭之類的東西,押著送給他們,他主要還是希望陳秀玉能多得點甜頭,哪怕臉上能多點笑也是好的。 事情辦妥,也就急著往回趕。 回到地窨子外邊大路的時候,大概在下午兩點左右。 兄妹倆忙著回屯子,呂律也趕著回自己的地窨子,打過招呼后,呂律將東西架在瘦馬背上,牽著往回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