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走在路上的時候,呂律將幾次出售棒槌所得的錢點出來:“沒錯吧?” 還是在大量出棒槌的地方,收購站點有錢。 “沒錯!” 幾人紛紛點頭。在錢這件事情上,就沒有不上心的,心里邊都記得清楚。 呂律微微一笑,開始在腦袋里合計,三分鐘后說道:“我算了下,一共合計兩萬四千一百八十一,按參幫的規矩,咱們五人平分,每人四千八百三十六塊二。你們自己算一下,是不是這么個數。” 每人四千八百多塊…… 這是個喜人的數字,在場的每一個人,還沒有誰在短短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掙過那么多錢,一下子都覺得這些日子的煎熬辛苦,千值萬值。 陳秀清腦袋里一團漿糊,算了半天,發現自己連總數都加不出來,更別說分成五分了,但既然是呂律算出來的結果,他也沒有絲毫質疑,只是撓著頭傻笑著,只覺得自己以前讀的夜校,算是白塔了,手算尚且費力,更別說是心算了。 趙永柯更不用說,連自己名字都成問題。 梁康波算了好一陣,勉強湊出個大概,也只覺得呂律說的沒問題。 至于蔣澤偉,根本就沒去算。 “這趟出去,大家都辛苦,但說起來,我這是沾了呂兄弟和清子的鴻運,而且,一路上的吃喝用度,都是呂兄弟兜著的,所以,這錢吧,我就取個整數,拿四千塊,剩下的給呂兄弟和清子,清子占一份,呂兄弟占兩份!” 蔣澤偉笑著說道。 這是他的精明之處,也是實在之處。 第一個抬棒槌的地方,是蔣澤偉早年間就已經選定的,為了一了夙愿,包括抬棒槌也是這夙愿的一部分。 可換了個地方,那就是呂律另外選的地方了,判斷如此準確,已然是得了蔣澤偉的傳承,完全有能耐當把頭的人物。 抬棒槌多賺錢,這樣的人物,梁康波當然樂得做這人情。 關鍵是,呂律一路上那敞亮的胸懷,也讓他不得不佩服。 就單從另外那參幫那里得到的那苗跟五品葉沒啥區別的棒槌(也被當五品葉棒槌出手),有那條件獨吞而沒有選擇獨吞,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在他心里,呂律是相當值得深交的人物,以往稱兄道弟或許還有口頭上的成分,但現在心里卻是實打實地認可,自然相當舍得。 “我也贊同,我也只拿一個整數就行!” 趙永柯聽的連連點頭,這個山里剛出來的男人,倒是沒想那么多,他單純地認為自己確實沒做多大貢獻,關鍵是,趙團青早就交代過他,讓他以呂律為首,趙團青那么倔的人都認可的人,他還有啥好說的, 何況,呂律還是有能耐獵虎的人,對好獵手,他向來尊敬。 他屬于是本能地覺得,呂律該多拿。 “我也同意!”陳秀清跟著傻笑,他就不用多說了,呂律幫他的還少? 蔣澤偉也是笑著點點頭,不過,他有另外的說法:“小呂這次組織你們幾個,護我往那大山里走上一趟,本來一開始的時候,我就說過,分文不要,只要能走這一趟就好,大伙都出了不少力,我還想著,我那四千八,康波、趙家爺們和清子,每人分一千,剩下的全給小呂呢。” 呂律聽著一干人推來讓去,在大路上都走了停下來了,笑著說道:“蔣大爺,這可不行!若是沒有你走這一趟,我們兄弟幾個,可沒機會去賺這筆錢,而且,沒有你的指點,就單靠我們幾個,也怕是沒那能耐賺這筆錢。再說了,我這里得了你的傳承,我已經賺得很多了。 也別多說了,咱們就按照規矩來,平分。 如果實在過意不去,零頭那點小錢,我收著,每人四千八。 也別說什么貢獻大不大,鴻運不鴻運,既然成了參幫,在我眼里,那就是個相互幫扶相互照顧的整體,所有的貢獻都沒大小之分。 大家都是自己人,以后再有機會出去抬棒槌,我還想著大家伙幫襯呢。 如果再這樣推讓,我反倒覺得不踏實了,因為你們都不拿我當兄弟,是兄弟,可不會計較那么多。” 呂律很清楚,自己已經得了最重要的東西——抬棒槌賺錢的法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