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呂律笑了笑,騎著追風往回走。 陳秀玉兄妹倆也趕著馬車往里邊走。 元寶一進了林子,立刻往前跑,到了柵欄門邊,幾條狗仔早已經湊了過來,一個個歡快地搖著尾巴,隔著柵欄嗚嗚地叫著。 像是幾天不見,也特別想念一樣。 呂律先一步到柵欄大門口,從追風背上跳了下來,剛把柵欄大門打開,幾條狗崽立刻沖了出來,圍住元寶打轉,圍著呂律撲騰。 習慣性地,呂律揉了揉幾條狗崽的腦袋后,牽著追風往里邊走。 在院門口,他卸下馬鞍,追風抖了抖身體,小跑著進入草甸子。 打開院門,呂律將馬鞍放到馬廄的墻壁上掛著,陳秀清也在這時候趕著馬車到了院子里面。 呂律幫忙著將車上一袋袋大米往倉房里搬的時候,陳秀玉則忙著拿較輕的米糠,這可是喂牲口的好東西,要是早些年缺糧,一樣是人的主食。 秀山屯這樣的深山屯子,想要通電,還得有幾年。 呂律倒是想過,去城里買上一臺小型的水力發電機回來,借用小河的水流發電,滿足下家里的照明。 可眼下這條小河,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封凍著的,裝了也沒啥大的作用,之前沒來得及考慮,現在也只能暫時放一放,想要使用,得等過了這個冬再說了。 村里的磨房,是生產隊時期留下來的,里面有一臺碾米機和一臺碾苞米面的機器,是張韶峰退伍回到屯子里爭取來的,用的是個拖拉機頭帶動。 拖拉機和碾米機的噪音,在磨房里聽上十分鐘,耳朵都能跟著嘰嘰響。 不過,再怎么樣也比牽著馬在打谷場或是自家院子里繞著石碾子沒日沒夜的轉圈強,速度還快了不少。 就呂律所知,洄龍屯雖然屯子比秀山屯大不少,可他們就沒有磨房,碾米想要快,還得送到區上的碾米廠。 因為有張韶峰一家子住在這兒,秀山屯的人,可都沾了不少光。 大米和米糠都放入倉房后,陳秀玉馬不停蹄地回了屋子,忙著張羅晚飯。 陳秀清很自然地留了下來等著吃飯。 既然他答應下來,呂律干脆領著他,去看了蜂場、養著的飛龍鳥,又去草甸子里看了四只獐子和梅花鹿的情況,然后又繞著柵欄巡查一遍,順便將所要做的事情講解了一遍。 剛回到地窨子對面的山脊時,呂律聽到了院子里的狗叫聲。 兩人朝下邊看了一眼,發現回來的是趙團青。 他騎著一匹遛毛馬,馬鞍上還拴著一匹青毛的。 “趙老爹買馬回來了,走,下去看看!” 呂律招呼一聲,加快腳步順著柵欄往下邊走。 到了柵欄大門的時候,陳秀玉已經將趙團青迎了進去。 “馬給你們買回來了,都是剛六年的好馬!” 趙團青沒有忙著進屋子,而是將兩匹馬牽到地窨子旁的椴樹下拴起來:“你們倆自己選,兩匹都是騸了的好馬,剛吊出來的。” 鄂倫春馬生長比較緩慢,一般要六到七年,才能結束生長發育。 通常情況下,三到四歲的時候開始使馭,主要就是馱一些東西。六到七歲的時候就能用于乘騎了,趙團青所說的六年,就是告訴呂律,這馬進入正式使用的好年紀了。 把馬騸了,能讓馬的性子變得更溫和。 追風烈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沒有騸的緣故。 不過,這樣的好馬,呂律也舍不得騸。 鄂倫春人冬天騎的都是好騸馬,這種馬夏天不騎,野放一個夏季,秋天吊起來(吊膘),每天只喂少量的精料和飼草,甚至有的時候還喂肉,再給點水,待馬匹大便有油時才算吊好。 據說,這樣吊的目的,是讓馬匹的肚子小,跑得快,有長勁,跑起來不喘。 在這方面,鄂倫春人有自己的講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