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簡單的,現在分田到戶,很現實的結果,糧食增產了,除了交給國家和集體的,家家戶戶,都有不少結余,肚子吃飽沒問題。 我若是承包一大片地,那是不是會有更多的糧食結余?糧食也是錢啊。 還有啊,咱們草甸子的鹿和獐子越來越多了,鹿渾身是寶,養鹿賺錢吧?獐子我也跟你說過,麝香金貴,我想把它們養得更多,還想養其它的東西,但是,要做這些事兒,咱們得有場地,林場搞家庭農場,咱們正好搞承包,這樣就有了地,也有了養鹿、獐子和其它東西的山地!這正是我需要的。 放心好了,咱們不會虧?!? 心里早已經有規劃藍圖的呂律,說這些話的時候,自信滿滿。 陳秀玉似乎也被呂律這自信給感染了:“我相信你!” 事實上,林場里哪有那么多木材砍,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加深,加上政策的變化,要不了多少年,林場除了從事營林生產、木材生產外,也就漸漸演變成種植業、養殖業、采集山野菜和外出打工為主了。 林場的土地和山頭,也都大部分承包給林場職工和其它生產隊的人來經營管理。 一個林場,一個五花八門的副業大雜燴,干啥的都有,更像是一個村落。 算是林場職工的,也主要是那些負責營造樹林、木材生產,護林這些方面的人員,也就幾十號人入職,其他的都是普通農戶。 改革開放,八零年就出現第一次春運,這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這是遍地機會的時代,先一步嗅到這發展機遇的人,早已經紛紛行動起來。 雖然回到大荒的山里,呂律也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他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只要把握住機會,在哪兒不能賺錢? 完全沒必要一門心思地扎在上海那種地方。 在草甸子溜達一圈后,呂律將陳秀玉送回屋子,騎著追風,去了一趟秀山屯,給張韶峰、陳秀清和那些上輩子就已經了解,處得來的人打了招呼。 這一家家地走過來,忙活了呂律一下午的時間。 第二天早上,呂律一大早上起來,把草甸子的事情忙完,陳秀清和張韶峰就趕過來了。 呂律提前打了招呼,讓他們過來幫忙。 三人在家里吃了早飯后,一起忙活著殺雞、切肉。 請來的人不過二十多個,也就三桌人的樣子,倒也不忙。 原本他也就不準備做尋常飯菜,而是準備弄一次久違的燒烤。 他猶自記得,楸子溝救了趙美玲那一次,一干子民兵兄弟在地窨子前的草地前吃著烤肉喝著酒的情形。 大家有說有笑,比在飯桌上,更為酣暢淋漓。 在下午的時候,屯子里的人陸陸續續到來的時候,呂律這里已經在地窨子前的雪地上,已經燒起了一長條的柴火堆,都燒成大堆的木炭了,釘在火堆兩側的木頭叉子上,十多只打理好的笨雞,在上面烤著。 一旁的桌子上,還有著一大盆子穿了串準備好的五花肉和一大壺老龍口酒。 這陣勢,讓每一個到來的人,驚訝過后,很快變得興奮。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