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掛在馬鹿脖子上的就是一只狼獾。 馬鹿身材魁梧,行走時昂首闊步,長得像馬一樣英俊,體型僅次于駝鹿,妥妥的大型鹿科動物。 剛才從旁邊林間飛跑過去的馬鹿,頭上有著樹杈狀的角,明顯是只雄鹿,體重三百斤往上。 而狼獾不過五十斤左右。 這體型和重量都有著巨大的懸殊。 在呂律的認知中,狼獾是馬鹿的天敵之一,但往往捕獵的是戰(zhàn)力更弱的雌性馬鹿或是幼崽,像這樣直接捕獵雄鹿的情況并不多見。 別看馬鹿是食草動物,它的戰(zhàn)斗力還是非常強悍的。 對于雄性馬鹿來說,渾身上下的重頭戲都在頭上。 一歲大的雄鹿,頭上開始樹杈形狀的長角,每長大一歲,就會增加一個叉,當長到八歲的時候,就不會再長了。 也就是說,成年的雄性馬鹿,會長出八個叉的鹿角,正因如此,駝鹿又被叫做八叉鹿。 別看馬鹿的角頗有點仙風道骨的味道,但每年繁殖季節(jié)過后,都會自己脫落,第二年重新長出來,剛長出來的鹿角,表面覆蓋著一層絨毛,看上去軟軟的,這個時候就能割取鹿茸,長到一定時候,絨毛脫落,鹿角變硬。 這個時候,馬鹿就開始了對自己這套武器的打磨了。 它們會利用樹干打磨鹿角,或是與同伴相互角力,讓鹿角表層的絨毛盡快脫落,露出堅硬的鹿角來。 它的戰(zhàn)斗力,不僅僅是鹿角,還有非常厲害的前腳踢,呂律上輩子在收山貨的時候,就見到有人捕獵馬鹿,被馬鹿一蹄子踢斷腿的例子,威力非同一般。 葛家田徒手抓馬鹿,差點沒讓馬鹿給弄廢,也是個很好的列子。 在看到馬鹿突然從林間躥出來,又拐道逃竄的時候,那么近的距離,不用呂律發(fā)出指令,元寶它們第一時間就追了出去。 馬鹿可是好東西,五人也是立馬跟著就追。 元寶它們幾條狗子的吠叫聲,就是最好的指引,朝著叫聲傳來的方向跑就行。 馬鹿奔跑能力、耐力都非常了得,但畢竟脖子上還掛著一只狼獾,正在遭受攻擊,根本就沒跑出多遠,就被元寶它們給追上。 五人追了不過四五分鐘,就在林間雪地上看到被六條狗子圍著還在瘋狂纏斗的馬鹿和狼獾。 看到這種情況,呂律都不知道該說啥。 馬鹿是跑不掉的無奈,只能殊死一搏。 處于獵殺地位的狼獾居然在被元寶它們圍困的情況下,依舊不肯放下馬鹿逃跑。 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似乎是沒有見過這等怪異的情況,元寶它們并沒有立刻參戰(zhàn),只是在一旁快速游走,沖著站成一團的馬鹿和狗獾狂叫著。 當然,狂躁地縱跳搏斗中,它們也不太好近身。 等靠得近一些,趙永柯抬起槍就準備打,被呂律壓了下來:“它們跑不了,咱們看看吧,五十斤的狼獾,獵捕三百多斤重的雄性馬鹿,這樣的情況很難遇到,多看看,也多些了解。” 聽到呂律這么說,同樣抬起槍的梁康波、張韶峰和陳秀清,都把槍放了下來。 雪地上,馬鹿瘋狂地躥跳著,一次次奮蹄而起,試圖借著下墜的力道,將抱在脖子上的狼獾給抖落下來。 可狼獾不是省事的玩意,那長足有十厘米的鋒利爪子死死地抱著馬鹿,嘴巴更是死死地咬著馬鹿脖子,任憑馬鹿如何折騰,就是不肯松口。 似乎是意識到這個法子對狼獾作用不大,馬鹿也立刻換了法子,走到一棵樺樹旁邊,使勁甩動腦袋,將牛皮糖似的抱著它脖子撕咬的狼獾,狠狠地砸在樺樹樹干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