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在她看來,無疑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都說蜂王是自己做王臺產的,什么時候能進行人工培育了! 養蜂的事情,呂律之前一直在教她,以后農場的蜂場建設起來,也少不了需要她管理。 雖然覺得給黑蜂育王的事情有些不可思議,但她知道,呂律既然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這種事情,她也不多說,只是認真地看著。 當然了,不用她問,呂律也在認真地教,一邊做一邊講著操作和為什么這么做的原因。 在一切準備就緒后,呂律找來木凳,拿起削制出來的小木棒,先在冷水碗中蘸一下冷水,然后蘸入融化的蜂蠟碗中,也就差不多七八毫米的深度,提起來稍微冷卻后,再蘸一下,增加厚度,拿出來冷卻,稍稍用力,一個光滑的小蠟碗成型。 他不斷重復,一早上的時間,就做了百多個蠟碗,然后用蜂蠟,將這些蠟碗粘在削出的薄木片上。每個蠟碗間隔一定距離。 事情忙完后,他又用剪刀將沾著蠟碗的薄片一段段剪下,再次將沾著蠟碗的指甲蓋大小的木片粘在育王框上。 趁著天氣溫度正好,呂律將這些育王框加入到早已經選好,最為強盛的幾群黑蜂蜂箱中。 做出的蠟碗,得讓蜜蜂自己清理一遍,才能使用。 也就這今天,呂律將幾群準備用來育王的蜂群,用囚王籠將蜂王關了起來。 蜂王沒有毒針,不會蜇人,找到后動作輕柔地將蜂王關進囚王籠中,用鐵絲拴著掛在蜂群隔板外邊,這樣,有助于蜂群穩定,又能促使蜂群積極建造王臺。 第二天的時候,呂律將育王框取了出來,順便找了最好的子脾出來。 他先用移蟲針在這些被蜜蜂清理過的王杯(蠟碗)底部點入些許蜂蜜,然后用移蟲針抄著著蜂脾中那些在王漿中蜷縮著的最小的幼蟲底部,動作輕緩地將幼蟲挑出來放入王杯底部。 有蜂蜜在,幼蟲很容易被粘住。 動作必須相當輕緩,不然傷到幼蟲就廢了。 如此重復,呂律弄好一個育王框就立馬送入蜂群中,直到把這些準備好王杯都完成移蟲,送入蜂箱。 事情簡單,但卻需要相當的細致和耐心。 接下來就看效果了。 也就是在這一天,呂律領著陳秀玉在草甸子里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只母獐領著的三個跌跌撞撞的小獐子。 一胎生三只,這可比梅花鹿一胎一個,少數個別生兩個要高產得多。 另外,他還看到有一只遠遠避開鹿群的母鹿也生了一個小鹿。 今天,還真是雙喜臨門。 草甸子里的一切都在往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是那么地喜人。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