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章 紫氣-《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1/3)頁

    在呂律帶領下,一行人腳步不停,一路走一路說了自己的安排,主要是在跟張韶峰講抬棒槌過程中的規矩。

    下午兩點左右,呂律抵達大鍋盔山。

    沒有急著進入山林,呂律反而領著幾人順著山脊,往山頂爬去。

    穿行在林木間,啥也看不到,得到高處,才能把握山體大勢,看盡風云。

    正所謂,盡收眼底。

    盲目地往山溝里鉆,可不是首選。

    一直到了大鍋盔山山頂,呂律才停下,稍作休息后,選了一棵大椴樹,朝著樹梢爬了上去。

    一直到了十多米的高處,他撥開椴樹濃密的枝葉,掃視著這大片山野。

    此時正值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最近幾天又沒下過雨,要有霧氣,也大都在早晨,看霧顯然是不可能了。

    他在比對著下邊所看到的地形地貌,分辨山坡各處氤氳的氣息中細微的區別,潮濕空氣和干燥空氣,折射的光影是有所不同的,但這樣的光影,能細致分辨出來的人還真不多。

    一直看了十多分鐘,他目光忽然注意到大鍋盔山靠近南邊一大片坡地。

    那是一片足有幾十公頃的羅圈型山洼,雜生著松樹、柞樹、水曲柳和椴樹等樹種。

    雖然偏南,但森林的郁閉程度很高,可謂是枝繁葉茂,再強烈的陽光也只能從樹枝的縫隙間絲絲縷縷地灑落,漫關撒在那些濃密的枝葉上,雖然不是東南向,也不背陰,卻在陽光高溫的蒸騰下,似乎有著異樣的光暈。

    “紫氣!”呂律心頭微微一動,小聲嘀咕了一句。

    隨后,他又掃視著山林中其余幾個地方,發現這三座鍋盔山確實是個好地方,好幾個地方,用觀山景的法子衡量,都是比較適合棒槌生長的地方,不過,他一時間無法進行更準確的判斷,打算今天先到南山那片羅圈型山洼先駐扎下來,明天一早,再找準時機,到另外兩座山頂去看看早上的晨霧。

    就即使看到有紫氣的那片地兒,也得看看土壤和里面的植被,才能確定下來。

    下樹后,呂律牽著追風,元寶等幾條狗子打前陣,繼續前行。

    開始進山了,都知道要管住自己的嘴,幾人都沒有說話,靜靜地跟著,又花了大半個小時,一行人,終于抵達那片羅圈地兒。

    呂律掃視著周圍,山坡上,刺五加隨處可見,這是一種跟棒槌是近親的植物,相似度極高,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有刺一個沒刺,很多時候一個眼花,就容易把這玩意兒當成是棒槌而喊錯。

    刺五加嫩葉也是山野菜,還能用來炒茶。

    在山林間,還有不少跟棒槌很像的植物,都得注意區分,迷惑性非常的高。

    另外,呂律還看到周邊有不少鐵線蕨,這也是蕨類的一種,只是桿子比較細,黑色的,像是鐵線一樣,一簇一簇地分布在林間。

    有這些植物,呂律已經基本能判斷,這是適合棒槌生長的地方。

    隨后,他又蹲下身,翻刨起地上的土壤。

    連換了幾處,皆是松松散散的腐殖土,夾雜著微黃色的細顆粒,不粘不燥,也正是棒槌生長喜歡的潮濕土壤。

    呂律做出了決定:“就這地兒了,咱們往山下走,找有水的地方,搭熗子,明天開始排棍,尋棒槌!”

    說完,他頭領前行,順著山坡一直往下,走了十數分鐘后,遠遠地聽到了山間嘩啦嘩啦的流水聲。

    走到近前看了下,山溪不大,但水質清澈,掬一口嘗嘗,味道清冽,還有些甜味。

    幾人趴在山溪旁,撅著屁股喝了個飽。

    然后就在山溪旁邊,選了一片相對平整寬敞的地兒,開始搭帳篷,準備柴火。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汉沽区| 吉木乃县| 阿合奇县| 石阡县| 绥芬河市| 泗水县| 延津县| 平远县| 屏边| 同仁县| 玉龙| 都江堰市| 梁平县| 夏津县| 和龙市| 农安县| 凌海市| 房产| 宿迁市| 灌南县| 日土县| 岑巩县| 锦州市| 延长县| 昌邑市| 金秀| 罗田县| 滦平县| 乐昌市| 南漳县| 海兴县| 平度市| 海淀区| 潼关县| 桦川县| 阳朔县| 定结县| 和政县| 丹东市|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