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是王宇懷疑周漁是趙文博情報人員。 這只不過是王宇的一種習慣。 身處在某些位置,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 對哪些人能說,對哪些人不能說。 這都有自己的考慮。 王宇現在只是一個正股級的主任。 趙文博的事懷輪不到他來議論。 什么都敢說,什么都會說的人,你看他跟誰都能聊。 但是聊到最后,他得到的卻很少。 混國企這個圈子,沒追求就很簡單,混就完事了。 有追求就難了,復雜的人際關系,經常出現的“誰是誰的誰”這樣的問題會讓人社死得不要不要的。 你前腳跟你自認為關系比較好的朋友說,“剛才打飯那個瓜批太瓜了。” “一勺子舀起來,抖一抖,一半就莫得了!” “就像吃他們家的一樣。” 你這個朋友可能轉頭就對你說,“那個瓜批是我姐夫!” 尷尬不尷尬? 還有口嗨的,“剛才那個妹子你看到沒得?好吉兒巴適!” 旁邊的人全都笑了,其中一人臉黑,“那是我女兒……” 這種情況在國企帶生產型單位當中很常見。 包括什么礦產、冶金、鋼鐵、石油石沒、機械等大廠都是時有發生的事情。 人家兩三代人都在這個單位里扎根,開枝散葉。 而這樣的單位又喜歡搞內部消化。 就是那個時候俗稱的雙職工。 所以這些復雜的人際關系基本可以將你一句無意識的話在幾個小時內傳到每一個角落。 成年之后,王宇就明白這個道理的情況下,所以,辦公室里和周漁討論經理處境這種行為,是犯罪。 還有一個關鍵原因。 周漁和王宇之間還有距離,所以周漁想在王宇身上套一話,還差點意思。 周漁好像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王主任,你上次不是說有一個新的工作機會嗎?” “什么時候帶我去看看。” 周漁果然很懂。 這也是少婦的好。 你喊一二三四,她就會跟著喊再來一次。 周漁要走的時候,對王宇說,“昨天老趙來找了我!” “他情緒很不好。” “說了很多話……” 看周漁的表情,那都不是說了很多話,是罵了很多娘才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