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你說個錘子。 發(fā)津貼這種事情看兩點:一是導師手上的課題經(jīng)費多不多? 你說我跟導師這么多年,為啥沒津貼?你老師都吃不飽,你能有根毛? 二,就是看這位導師有沒有良心。 重點專業(yè)的導師手里不僅有課題經(jīng)費,自己在外面還有項目。 一個項目幾百萬。 所以能給你發(fā)多少,全看良心。 王宇面前這群小師弟將信封拿在手上,那興奮的模樣可以看得出來,老林給他們的津貼還是相當豐厚的。 06年一個研究生的今天能拿到六百到八百左右的津貼,這是什么概念呢? 至少在北都能源工程大學里面應該是天花板了。 就王宇知道的,06年許多老師拿二百塊給你,你就得咧個嘴感恩戴德。 很久以前,王宇聽一個同事說他在讀研的時候,導師坑了他將近一年的津貼。 當時他到學院當中去鬧,原本以為會得到支持。 才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人站在他這一邊。 還有導師勸他息事寧人。 他也是個頭鐵的,最終把那個導師折磨的沒辦法了,把津貼給他了。 但是他最終的學歷定格在了本科。 大家關注的焦點都在于,這個學生受到打壓的時候,為什么沒有一個老師站在他這邊。 需要搞清楚的是:利益是要劃分團體的。 即便是這種事情發(fā)生在林秋生的身邊。 他可能對內(nèi)會言語犀利地進行指責,但是對外,他多半只是保留意見。 他能管的,也就是做好自己。 這幫跟著他的學生倒是很幸運的。 算是他們學院當中的收入的天花板了。 林秋生發(fā)完信封。 王宇臭不要臉地朝林秋生伸手,像個憨批一樣。 林秋生選擇無視他,轉(zhuǎn)身就走。 師弟們當然樂于看到這樣的場面,就覺得有趣,也好笑。 他們跟老師之間是有距離感的。 可是王宇和老林之間沒距離感。 他們笑王宇臉皮厚的時候,其實也在笑嚴厲的老師在轉(zhuǎn)身那一刻的無奈。 也在感嘆原來這個世上還有林教授也吃不住的人。 有人調(diào)侃道:"王師兄想拿津貼,先考林教授的研究生。" "然后就跟我們一樣,每個月都可以領津貼了。" 看,這不就開始對上線了嗎? 王宇有些沮喪地說,“早知道考研有津貼,我也考了。” 師弟們哪受得了這些,又是一陣笑聲。 多少有點嘲笑,但是比起之前的無視,已經(jīng)好了不少。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我王宇熱不了的場子,王宇心里牛逼壞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