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百把斤。” “挑著百斤擔子在陡坡山道上健步如飛,且桶中水未潑濺一滴。”一絕師太平靜道。“你現在劈柴是不是一斧到底?” “是的。” “而且每斧不偏不倚,正對中輪。”一絕師太平靜道。“你現在掃地,落葉是不是不再回旋?” “是的。” “這些都體現著練武的潛質,力道強勁、步態穩健、出擊精準、反應敏捷和剛柔相濟。”一絕師太平靜道。“練武貴在堅持,所謂的武功奇才都是練出來的,所有看似不可能的技能,都是熟能生巧,只不過,奇才熟生巧的過程明顯縮短。” 解渴同學心里很清楚,自己一直都在被考驗,等的就是今日。 這已經是第五個假期! 畢竟是練武奇才,解渴同學的武功突飛猛進。如此期待下一個假期,那會是武功水平到達巔峰的一個假期,對此他深信不疑。 解渴同學草草主持完那對大學校園情侶的婚禮,便匆匆啟程,再度奔赴無名山之巔的千年古剎。 解渴同學覺得中國婚禮雖然表面上中西合璧,卻難逃傳統婚禮遺留的拜堂尷尬,又達不到西方婚禮儀式的嚴肅程度。用心思索,始終覺得有點不倫不類。 不過娛樂至上的現場,又有誰真能用心思索! 主持大學校園婚禮現場,解渴同學借近距離之機,覽遍林雙的體態特征,真的無法發現與美絕姑娘有絲毫樣貌上的差別,而她們的言行舉止,卻完全是天壤之別。一位是現代校園的校花,清純秀美,一位是古代深閨女子,天香國色。 解渴同學奔赴山中,卻不見美絕姑娘。盡管每次看到,都難免心動,但她不是自己上山的目的,他全身心致力于如此神奇的中國功夫。 練武之余,某夜昏黃的油燈下,解渴同學執起毛筆,寫下一封寄往西方多教聯盟的信。 “盟主大人: 首先向你致以真摯的問候! 我們的教會在全世界四處傳教,并且無論農村或城市,都有我們宏偉的教堂。但是我們絕不會想過,將教堂修建于山頂或峭壁。而中國幾大教派,偏偏這么做,歸隱于最偏僻之地,互不相干,與世無爭。 中國古代民間,有三教九流及三六九等之說,中國教派在民間的排位在中流后排,可見歷史意識就決定,無論任何教派,都難以進入上流社會。 我們在教堂舉行的婚禮,這里卻在酒店舉行;我們用以做彌撒和懺悔的教堂,在這里卻被插滿了煙霧彌漫的香火;我們的天神被跪拜著,人們口中祈求保佑:身體安康,丁財兩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六畜興旺。 這里的圣誕節,純粹是商家的集體促銷節;這里的圣誕樹,完全賣不過中國春節結滿果子的橘子樹。 這片曾戰火紛飛,千瘡百孔的土地,卻未出現過一次所謂的‘圣戰’。 我想,寫了這么多現象,估計大人您心中的疑惑,已經在減少。 另外,這里的教派都會中國功夫! 還有,我們教會經費的捐贈,明顯不敵多木寺僧人的開光儀式,我把身上的十字架也拿去開光了,不知這樣有何不妥。 此致 敬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