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先生的問題,就是我今天主要想分享的問題,家長該如何跟孩子溝通,我之前說的那個例子,是希望大家知道,家庭環境對于孩子的影響是絕對的,千萬不能忽視,至于溝通,那是另外一個問題,趙先生,現在您跟孩子溝通的多嗎?”王世風緩聲問道。 聞言趙先生嘆了口氣“可能跟王老師說的差不多,我們平時對他管教為多,讓他有了壓力,再加上最近兩年青春期, 那小兔崽子學習成績不但沒好,脾氣更是越來越大,現在回家,連招呼都不打就窩回自己房間,把門一鎖,別說溝通了,一天都說不上幾句話,看見我們就冷著個臉,跟見到仇人似得, 你說我們當爹媽的,辛辛苦苦一輩子,還不是為了他?明明小時候不是這樣的,怎么越長大他怎么就不懂事兒呢?”趙家長唉聲嘆氣,能夠聽得出語氣中的悲傷和難過。 畢竟誰也不愿意跟自己孩子,相處成這樣。 從現場家長的反應就能看得出,這偏偏這就是夏國大多數家庭的常態。 “趙先生,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種可能?”王世風放輕聲音,語氣柔和“您之前也說了,小時候他不是這樣的,聽起來,小時候孩子跟你們的話還是很多的。” 趙家長臉色一滯,點點頭“上初中之前,他還是很活潑的,每天還會給我們講講學校的事兒,偶爾還會撒撒嬌,但是上了初中以后,就變了人家說是青春期。” “趙家長,這可能不只是青春期的問題。”王世風輕笑道,夏國家長的特點就是容易把孩子不聽話的鍋,推到青春期頭上“我站在另外一種視角,給您分析一下。” 趙家長有些不解,這能分析個啥,但還是點點頭。 “小時候,您回到家,孩子滿臉笑容迎上去分享今天學校里的發生的趣事兒,但是您累了一天,不愿意聽這些,就跟他說,爸爸上班累了一天了,你看不出來嗎?能不能讓我安靜休息一會兒? 孩子看著你滿臉的不耐煩,滿腔的喜悅最后化作委屈,孤零零的回到自己的房間,反思著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王世風的聲音沒有太大的情緒,但是卻煽動了所有家長的淚點。 瞬間他們腦海中都浮現了相似的畫面。 并不是王世風的描述有多好,而是因為這個畫面,是在他們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而且不止一次。 瞬間,愧疚和彌漫再次占領高地。 趙家長雙眼發直站在原地,下意識的握緊了手中話筒。 “后來,你們回到家,孩子看到你們滿臉疲憊,他不敢再多說什么,怕影響你們休息,悄咪咪的回到房間,你們見他連個招呼也不打,頓時怒意上頭,呵斥他越來越沒禮貌了,學習不好就算了,一點事兒也不懂,簡直是養了個白眼狼。 你們在外面發泄著你們的不滿,卻忽視了孩子背靠著門后,委屈的抹著眼淚,反思著自己又做錯了什么。”王世風平緩的聲音講述著故事回蕩在會場。 聲音如同刀子一般刺入家長們的心口,讓他們如鯁在喉。 “因為他始終想不懂,自己想要分享日常,想要不打擾父母,到底做錯了什么,這個問題讓孩子越發的沉默寡言,他開始在家里躡手躡腳,假裝是個透明人盡量不打擾你們休息,你們一邊罵著他不懂事,一邊又希望他能夠上進, 他在房間做作業,你們喊他吃飯,他看了眼作業就剩下一點,想用幾分鐘寫完,然而剛過兩分鐘,您推門而入,語氣不善的呵斥道,叫你吃飯聽不到嗎?這時候知道努力了,早干嘛去了?全家人等你一個人吃飯? 孩子被罵的一愣,看著眼前的作業,一時不知道寫作業又做錯了什么。 后來你們一叫他吃飯,他總會第一時間放下手中的事情到飯桌,你又冷嘲熱諷,一聽到吃飯可積極,學習怎么不見你積極? 孩子握緊手中的筷子,不知道吃飯又做錯了什么。 飯桌上的氣氛壓抑,你和妻子偶爾的嘆息都讓孩子覺得窒息,他只能加快速度扒飯,連菜都來不及吃,準備逃離這個壓抑的氣氛,但是他剛一起身,你又批評道,吃完就走,一點禮貌都沒有,也不知道幫你媽收拾碗筷,你媽一天凈伺候你了,學習一點兒沒見好,也不懂事嗎? 這話讓孩子沉默著收拾碗筷,幫母親洗碗時,又聽見母親嘆息著說,家務這些都是小事兒,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全家人都指望著你出人頭地呢,不好好學習,以后只能給別人去洗碗。 孩子看著水池中的碗筷,徹底迷茫了。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似乎做什么都是錯的。” 王世風的語氣越平淡,聲音越柔和,講出來的故事,就越讓人窒息。 在場所有家長都沒想到,王世風竟然把一個孩子平時在家里的‘日常’表現,換了個角度,竟然描述的如此讓人絕望。 所有人家長幾乎都被代入了。 因為這些故事中,包含著他們家庭的影子。 每一段結尾,連續五個‘做錯了什么?’直接讓家長開始反思,到底是誰做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