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夏夢瑤的控訴撕心裂肺,透著對友情的失望和委屈。 王世風怔住了,神情茫然的看著夏夢瑤那張倔強且嬌媚的臉。 有的時候,王世風真的很想,把自己的自卑分一半給夏夢瑤。 這樣或許就能摸清這娘們的脈了。 但同時又異常羨慕她的前半生。 想必她的童年一定很幸福吧,一定是被愛與贊美包圍著的吧。 不然...怎么...能靠著錯覺活到現(xiàn)在? 見王世風沉默不語,以為是被自己揭穿了羞愧難當,夏夢瑤繼續(xù)控訴道 “雖然我不確定會不會喜歡女孩子,但是如果感覺到了,也不是不行,可是我不喜歡這種玩兒套路,不真誠的人, 我不知道你為什么幫她,但是你欺騙我,讓我對你很失望! 或許你是出于朋友的立場幫她,但是我跟你也是朋友!你這么做!我真的很傷心!” 夏夢瑤眼眶微紅,聲音也多了一份委屈的哽咽。 王世風眨了眨眼,一時間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本來以為是鄭秋通過電影發(fā)現(xiàn)了什么暗示,然后其他方式傳到了夏夢瑤耳朵里,才有了今天的誤會。 但是看夏夢瑤這副自戀的模樣,應該是有更大的誤會出現(xiàn)了。 電影中那個隱喻,其實是鄭幼韻和蔣蕓的一個交易。 或者說,是蔣蕓一時心軟,對鄭幼韻的幫助。 鄭幼韻找媽媽的故事她坦白過,包括為什么想要出名的動機,火遍全球,就是希望遠在世界另一邊的母親,能夠看到自己。 而《我等你到三十五歲》這個彩蛋,則是鄭幼韻她母親留給她的唯一憑證,是她十三歲那年,在家里一個封存多年的儲物間里找到的東西。 也是她斷定,自己母親是影后莫槿玥的根據(jù)。 那不是一本日記,更像是一個劇本。 鄭幼韻在得到莫槿玥的劇本后,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把這個劇本搬上熒幕,完成母親的愿望。 所以鄭幼韻在大學時,才纏上了蔣蕓一起開公司。 但是多年對父親的恐懼和對自己的不自信,讓她在最后關頭退縮,最后造成了兩人的決裂。 多年后,鄭幼韻試圖找蔣蕓同歸于好未果,但是蔣蕓依舊愿意幫她完成心愿。 而作為合作條件則是,鄭幼韻要負責背刺鄭秋,幫助王世風布局。 這是一個蔣蕓,王世風和鄭幼韻的三角秘密。 也像是一個魚鉤,至少現(xiàn)在看來,鄭秋應該是先上鉤了。 當初之所以沒有告訴夏夢瑤,只是單純的因為蔣蕓覺得沒必要。 告訴了夏夢瑤,反而會將事情變得復雜。 然后就造成了今天的誤會。 有人告訴夏夢瑤,鄭幼韻有問題,希望以此切入點,讓星河內(nèi)部排斥鄭幼韻,方便鬧出其他事情打擊風頭正盛的《忠犬八筒》。 畢竟愛情取向這種東西,在娛樂圈是一個絕對的雷點。 如果鄭秋真的想要拿這個做文章,確實可以搞出很多事情來。 不過鄭秋畢竟還是不愿意讓更多人知道鄭幼韻的真實取向,所以希望用各種手段來打壓她,讓她‘迷途知返’。 而曝光鄭幼韻,確實是一張絕殺,類似‘核威懾’的存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