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尊重‘不同’是文明的基礎。 如果人類文明喪失了多樣性,所有人類的審美一致,三觀一致,好惡一致,那么人類這個族群就相當于變成了‘一個人’。 而且會陷入永遠的停滯期,將不會再進步。 而資本和強權,就是要將所有人,都塑造成他們想要利用的樣子。 他們希望所有人都只能看到,該看到的東西,明白該明白的道理,去做該做的工作,安安穩穩的接受奴役和壓榨。 任何有反對或者不同的意見,都會被他們用各種方法扼殺。 比如,刪帖,屏蔽。 當有人發現,自己在社交平臺上發表關于《擺渡者》的不同意見,卻莫名被封禁三天的時候。 一股莫名其妙的困惑和委屈讓他們開始有了叛逆之心。 就是說一句電影不好看,就被封號了? 怎么現在觀眾連說句話的資格都沒有了嗎? 再看看各種營銷號鋪天蓋地的好評和分析,將這部電影描述的如何立意鮮明,意味深長,他們越發覺得這事情有些魔幻了。 馮叢眾是一名京華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大三學生,也是鞏謀的忠實影迷,就是因為小時候看過鞏謀的電影,長大后才想要用鏡頭,拍攝出自己的故事。 所以鞏謀的任何一個作品,他的了然于心,盡管《擺渡者》在公布時,所有人都在質疑鞏謀什么要和張奇莫這個業內毒瘤一起合作。 但馮叢眾依舊堅信,即便如此,鞏謀的作品依舊是值得期待的。 所以在電影上映的第一天,他就觀看了這部電影。 看完后,即便他心中極其失望,但是還是秉持著公正的態度,對《擺渡者》從劇情,鏡頭,內核以及演員演技四個大方面, 在某專業影評網站發布了一篇影評,因為角度客觀和較高的專業素質,得到了10w+的閱讀量和過萬的點贊。 但是這樣一篇小爆款文章,卻在第二天下午被關進小黑屋整改了,并且以嚴重危害社區健康的理由,做封號三天的處理。 無妄之災讓馮叢眾都懵了。 自己文章里沒有任何批評甚至諷刺的內容,怎么就危害健康了? 于是他開始申訴,平臺給的反饋結果,讓他大跌眼鏡。 原來是因為有大量水軍在這篇文章下引戰,罵戰含娘量過高,以及賣片兒哥們大量的魅魔圖,導致文章被封。 好家伙,理由合情合理,但是又莫名其妙。 評論罵的戰,關我樓主什么事情? 評論賣的片,又有幾部是我參與? 你不封他們,反而來封我,這是不是有點不講理了。 但是不管如何,馮叢眾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決定吃了這個悶虧。 但是當他在搜索《擺渡者》的其他評論時,他敏銳的察覺到,有一絲不對勁。 一夜之間,所有中立和批評諷刺類的文章在這個平臺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十萬百萬粉絲的著名影評人的‘中肯推薦’。 雖然還沒有畢業,但是馮叢眾畢竟算是半個圈內人,一下子就猜測到是怎么回事兒了。 原來捂住他嘴巴的不是賣片兒的,是賣片兒的啊。 這群可惡的票房子,為了名氣和票房包場偽造數據就算了,現在連我們觀眾評論的權利都要剝奪了? 他們是要干什么? 真把夏國電影當圈錢的后花園了? 帶著滿腹的憤怒,馮叢眾又想著去其他平臺吐槽發泄,不過和預想的一樣,關于《擺渡者》的內容可謂是四海升平,八方寧靖,清一色的好評帶著滿滿的嘲諷感。 不過好在還一些凈土,大多數都是一些沒什么流量的小平臺,或者論壇,所有被賣片哥堵住嘴的影評人,都聚集在這些無人問津的地方,自娛自樂。 這些同病相憐的小伙伴們,有的義憤填膺,有的自怨自艾,但是毫無疑問,他們都是無能狂怒。 因為他們的力量太過于渺小,而且也復仇無望,因為當風暴成型之后,將會絞殺一切。 一股莫名的無力感,讓馮叢眾突然開始產生自我懷疑。 一個明顯勉強達到及格線的商業電影,卻被捧到如此地位,幾乎要成為現象級電影。 如果這是夏國影視圈的現狀,那我學電影,真的有意義嗎? 我畢業以后,真的能夠拍出我想拍的東西嗎? 但就在他迷茫失望之時,一篇標題鮮明的新帖子,吸引了他的注意。 《致所有熱愛電影人的一情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