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么快? 這一點倒是大大出乎趙寧的預料。 他連忙打開看完捷報,原來是攻下了開京。 “高麗國主不見了。”趙寧走到地圖前,聚精會神地看著東北角那個地方,嘆了口氣,“王楷不見了。” “高麗國主沒有抓到,接下來的事情會變得棘手起來。”張叔夜說道。 “說棘手確實很棘手,說不棘手也不棘手。” 張叔夜不太懂趙官家這話的意思,但他還是說道:“開京城內還有一些宗室子弟,不如擇出一個聽話的,先立為王,以安撫民心,為我軍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趙寧說道:“王楷一日沒死,就一日不得安寧,現在的戰局正是金軍想要的,將我朝推入高麗戰爭的泥潭,消耗我朝遼東兵力,伺機等待奪回復州。” “那要不立一個高麗國主,然后維持現狀,據說西京的妙清和尚非常支持天朝王師,西京在開京以北,我朝可以駐兵北上,在鴨綠江邊建設一個軍鎮。” 趙寧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說道:“這恐怕不是上策,根本問題是王楷沒死,隨時會召集各地高麗民眾對抗朝廷,這樣一來,我朝在高麗駐兵的壓力會非常大,屆時甚至可能面臨金國和高麗兩面夾擊的危險。” 張叔夜一時語塞,不知如何說。 趙寧忽然說道:“你去告訴趙鼎,朝廷可以在高麗推行新農政。” “新農政?”張叔夜愣了一下,有些沒反應過來。 “沒錯,新農政可以給高麗釜底抽薪。”趙寧目光灼灼地說道,“讓政事堂調一批監鎮官去高麗,把高麗的田全部租給老百姓。” 張叔夜說道:“可這是我大宋子民才能享受的政策。” “以后的高麗人,就是大宋子民了。”趙寧說道,“孔夫子不是也認為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于中國則中國之么?” “那那些原高麗的官員和地主鄉紳呢?”張叔夜說道,“還有必然會反抗的那批人。” “中國之禮已變,新農政乃天朝仁政,若高麗官員和地主鄉紳不愿意遵守,此為蠻夷。”趙寧說道,“蠻夷畏威而不懷德也!” 張叔夜明白趙官家的意思了,用田收買底層百姓,用刀子送高麗官員們去死,然后再讓大宋官員填補上。 只有將基本盤同化過來,以后才能放心大膽地駐兵。 比起能駐兵,對金國造成威脅,承認高麗是大宋子民算不得什么。 再說了,高麗不少人,本身就是中原人遷移過去的。 現在只是回歸中國的懷抱而已。 “陛下,齊王殿下此次立了不少功勞。” “嗯,朕看到了。” “臣愚鈍,不知齊王該如何獎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