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臣……” “你有不同的意見?” 王表猶豫了一下,說道:“臣沒有。” “希望有一天朕能等到你的奏札。”說完,趙寧離開了。 一路上,王宗濋一臉疑惑,他感覺趙官家和王表說話,像是在打啞謎一樣。 “陛下,您為何等王表的奏札?” “王表是一個人才。” “大相公最重視吏部的政績選評,王表的政績能得到如此高的認可,他的確是個人才。”王宗濋說道。 “但人才也會走錯路。”趙寧突然說道,“而且許多人才都會走錯路。” “臣愚鈍。” “一個重術的人才,若是輕了道,就會走進死胡同里,懂了嗎?” 王宗濋還是一臉懵逼。 趙寧卻不把話說透了。 王表顯然是對靖康年間的許多事情有異議,他有辦事的能力,但不代表他有看透全局的大局觀。 一個無法看透全局但又很有能力、心高氣傲的人,是很容易走偏的。 尤其是被有心之人一忽悠。 “你去找胡寅安排一下,報紙發表劉氏的事,公告出去吧。” “好,這件事臣去安排。”王宗濋說道,“王表還要繼續審問嗎?” “審不出來的。” “多打幾頓就好了。”王宗濋說道。 “他這種人是滾刀肉,不是那么輕易就招的。” “他為什么要這樣,我想不通。” “你想不通的事多著呢,他應該是對新政中殺太多人有異議,但藏在心里不說,卻還很渴望往上爬。”趙寧忽然看了一眼窗外,低聲說道,“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有陽必有陰。” “那這樁案子豈不是可以結了?” “不急,這件事你先不要管了,等高俅回來接手。” 一聽等高俅回來接手,原本不想管這件事的王宗濋立刻說道:“陛下,臣完全可以勝任。” “你還是給朕盯好那些商人吧,新商社的進程還得加快!” “是。” 趙寧在等高俅那里的消息,他相信,高俅那里會有更有價值的消息。 甚至他有預感,高俅的消息,與王表、周先才這件事,隱隱有關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