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寧看了一眼高俅,陰沉著臉地說道:“你的意思是,康王也有參與進來?” “康王是否有參與,臣不得而知。” “那這種捕風捉影之事,就不要隨意亂說。” 高俅立刻心領神會,他說道:“是,是臣想多了,不過……” “不過什么?” “何雍和張俊都說了一點,他們有不少貨,是賣給另兩家人的。” “哪兩家?” “秦家和王家。” “秦檜?” “不僅僅是秦相公,還有他夫人王氏的家族。”一提到秦檜,高俅立刻來了興趣,像極那種要將自己情敵弄死的小女人模樣,“聽聞,這些年,王家的買賣做得很大呢,城南新政提了好幾年了,王家在城南已經買了一大片地,一旦朝廷公文批示下來,王家便在那里修建樓宇,把商業和地皮炒起來。” 趙寧沉思起來。 高俅也沉默了一會兒,說道:“要不要去查一查?” “怎么查?”趙寧反對道,“以走私的名義查?” “購買走私品!” 趙寧反問道:“那些走私品上面都刻了金國的字樣,還是寫了走私品的字樣?” “但買賣交易的人可以作證。” “他們可以說他們完全不知情,只是正常的交易,他們甚至會告訴你他們也是受害者。”趙寧說道,“你無法輕易定罪不知情者,否則就亂套了。” “他們肯定知情!”高俅不甘心。 好不容易逮到了秦檜的尾巴。 他甚至懷疑之前青州案也是秦檜玩出來的。 “行了,何栗的案子提到大理寺去審吧,走公開流程。” 見趙官家不想再在這件事上多說,高俅也知趣地不再多言。 “臣先告退。” 離開文德殿后,高俅清晰地認知到,朝堂上下真要較真地徹查,是會亂套的。 趙官家心里其實比誰都清楚,換了一個何栗,新上任的未必就不撈錢。 把秦檜撤了,問題也不會就此消失。 高俅走出皇宮的時候,何彬遞過來一份報紙。 高俅瞥了一眼,是關于對張俊的聲討的,當然,還伴隨著對岳飛的贊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