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留給耶律余睹!”虞允文說道,“耶律余睹投降我大宋,陛下欽賜他定遠將軍銜,是想要籠絡契丹人,從金國內部分化女真和契丹,我們要讓耶律余睹立一些功勞,再提拔提拔他。” “一個契丹人,提拔太高了會不會不好?” “提拔上去后,就是他退休的時候。”虞允文笑了笑說道,“一個被金國殺了全家的契丹人,還能做什么呢,他們唯一的活路就是在大宋安享晚年。” 五月初七下午,黃河之畔的夏風吹得人全身清涼。 在金人使者劉善到來之前,劉益先到了。 聽說是宋使,李良輔想了想,決定見一見。 劉益開門見山說道:“貴國大軍為何到此?” 李良輔說道:“這一帶是我大夏境地。” “我大宋在黃河邊筑城安民。”劉益說道,“現在宋夏友好通商,難道將軍要使橫山禁榷再次關停嗎?” 李良輔一聽這話,嚇了一身冷汗。 李良輔有無數敗績在身的。 夏主李乾順真的弄他,隨時都可以找個借口搞死他。 這一次出兵,李察哥也多次強調,把金人忽悠過來就可以,自己能不動手就不要動手。 這意思就是,老子在橫山有大把大把的買賣,要是你把事情搞砸了,老子把你切成八塊喂狗。 “宋使誤會,我軍最近上報說這一帶有一些馬匪出沒擾民,我才領兵前來。” “那將軍打算何時撤兵?” “過些時日,待我們探查清楚馬匪行蹤,確保邊境無礙便撤兵。” 劉益說道:“如何保證?” “我奉晉王之命前來,晉王與貴國友好,有諸多禁榷交易往來,兩國怎會輕易動兵戈呢?”李良輔說道,“試想想,我在此對宋用兵,即便贏了,自己也有損失,我朝也并無甚所獲,卻可能丟失橫山榷場。” 劉益倒也沒有多說,簡單閑聊片刻便離開。 離開之時,他故意以肚子疼為理由,借了西夏人的廁所一用。 等離開的時候,他基本上觀察了西夏人營帳的相當一部分。 劉益前腳離開,金使劉善后腳就來了。 在金使面前,李良輔完全又換了一副嘴臉。 他是這樣說的:“我軍跋涉而來,頗為疲憊,需要休整一番再做攻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