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楚云梨心情復雜,忽然聽到身后張慧娘厲聲道“你不如期娶我,咱們就公堂上見” 她扭頭,剛好看到了一臉尷尬的柳臨風。 柳臨風是個愛面子的人,不愿淪為眾人的談資,加上周圍味道不好聞,也沒有與張慧娘爭執,飛快命人將她抬走。 楚云梨替余山猛收了尸,就算她不肯,余雪林兄妹三人也得出面。她“好心”地只買了一副棺槨,選了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將二人合葬。 兄妹三人沒有異議,父親寧愿陪這個女人一起死,這也算是全了他的遺愿。 接下來,楚云梨將精力放在了生意上,田家安陪著她,凡是她想做的事,他都全力支持。 在這期間,田家安“無意”中將他以前對侄子的那些付出告訴了私塾里的所有人。于是,田光宗被孤立,他準備換一個地方重新開始。 換地方容易,只要有銀子,加上他已經讀了近十年,肯定有夫子愿意收他。但得交束脩。 他先前拿到了二十兩,手頭好不容易寬裕,沒多久就花掉了大半,不夠他換地方。無奈,田老婆子干脆跑去給人干活,可惜,她年紀大了,賺不了多少銀子。 這人特別需要銀子的時候,總能想到法子。大概是被田家安的事給啟發了,祖孫倆精挑細選了一位姑娘,田光宗有意接近,但人家姑娘早已有了心上人,只是還沒有定親而已。 田光宗實在眼熱小叔叔如今的日子,若是能做富商的女婿,自然有好日子過,讀不讀書都不重要讀書很辛苦,可以的話,他也想高床軟枕吃香喝辣。一咬牙,他干脆生米煮成熟飯。 結果,事情是成了,那姑娘被他給糟蹋了。但是,沒想到那姑娘是個剛烈的,另為玉碎,不為瓦全。回頭就稟了父親。 富商氣急敗壞,當即找人打斷了田光宗的腿,得知是田老婆子出的主意,也沒有放過了她。祖孫倆被打得奄奄一息丟回了郊外田家的院子。 祖孫倆派人來請田家安,田家安沒回去,等到二人先后斷了氣,他才回去辦了喪事。 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田家安為了侄子付出了多少,田光宗自己找死落到這樣的下場,田家安沒有出手幫忙,也沒人說他不對。 張慧娘被柳臨風接走之后,楚云梨就再沒有管她。 她不管,張青東卻出了手。 他要求柳臨風如期將人娶進門,又派了兩個人過去。不是為了伺候二人,而是盯著柳臨風,讓他親力親為伺候張慧娘。 柳臨風對張慧娘本就沒有幾分真心,且他做了多年老爺,向來都是別人伺候他,哪有他伺候別人的份 不說他粗手笨腳地讓張慧娘吃了多少苦,反正他是萬分不愿意伺候這么一位丑女人的。于是,眾人沒看見的時候,張慧娘身上添了不少的傷。 楚云梨還特意去探望過。屋中彌漫著一股怪味,夾雜著藥味,特別的難聞。還沒靠近就讓人直皺眉頭。 柳臨風在邊上尷尬地解釋“我已經盡力收拾了,也只能如此。她起不來” 張慧娘哭得嗚嗚的,想讓楚云梨帶她走。她不要和柳臨風做夫妻了。 “姑母,這是你做夢都想要的日子,青東可是如你所愿,你怎么能辜負青東的心意呢” 張慧娘“”她真的后悔了。 時至今日,她總算看清楚了柳臨風的心,那根本就是個沒有良心的畜牲。她對他那么好,幾乎將一顆心都掏出來給了他。結果呢,他暗地里掐她,還故意將鹽灑在她的傷上,讓她受盡苦楚。 事實上,張慧娘那么重的燒傷,也根本活不了多久。 要么說柳臨風是聰明人呢,他哪怕不愿意伺候張慧娘,也忍住了沒有沖她下殺手。一個月后,張慧娘沒了,他就解脫了。 當然,這只是他以為的。 回過頭,他接回了妻兒,卻還是被張青東給告上了公堂。 告他騙取張慧娘錢財。 柳臨風聽到衙差細數他的罪名時,簡直都要瘋了,特么的早知道會被告,他才不要親力親為地伺候那個渾身都發臭了的女人。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情付出代價,柳臨風也一樣。關于他騙取錢財之事,哪怕張慧娘已經死了,可先前寫下借據還在,他壓根就推脫不了。 五萬兩銀子不是一筆小數目,柳臨風這輩子都出不來了。 他的那些妻妾還跑來找張青東求情,無果后甚至求到了楚云梨面前。 楚云梨一點都不覺得他們可憐,曾經她們花用的那些銀子,得到了那些安逸的日子,都是柳臨風騙來的。既然得了好處,就該付出代價,有什么好可憐的 余雪林十九歲中了秀才,同年娶了夫子的女兒,二十三歲中了舉人,三十歲終于考中進士。他倒是想陪著楚云梨,可惜他的處境不允許,做了官后,外任也好,在京城也罷,很少能回到家鄉。與母親見面的機會就更少了。 倒是余雪林,就近娶了城里富商的姑娘,始終陪在楚云梨身邊,余雪嬌也就嫁在城里,三天兩頭地回家。兄妹幾人成親之后,也明白了枕邊人不是真心的對自己的苦楚,愈發理解母親。 后來的那些年里,兄妹三人雖說還是照俗禮去祭拜余山猛,卻甚少在楚云梨面前提起他。倒是對田家安越來越恭敬,只希望他能對楚云梨好一點,更好一點。 楚云梨和田家安夫妻感情極好,壓根不需要他們擔憂。兩人沒有再生孩子,但接下來幾十年,都沒有吵過嘴。 有他們夫妻比著,余雪海和余雪嬌都和枕邊人相處和睦,幾乎沒有吵架的時候。 當然,這做夫妻就沒有不吵架的,余雪嬌的夫君偶爾也會起心思,但立刻就被楚云梨給拍回去了。 如果要問余雪嬌夫君最怕的人,非岳母莫屬。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見。 評論有在看,下個故事悠然盡量再簡潔些,真的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支持陪伴,鞠躬 本章留評發小紅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