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條件就不能虧待自己。再說大姑,你家現在也不差,三個工人,再加上你做零工。這日子縣城大部分人家也趕不上啊!”李文拍著馬屁說道。 最近李秀蘭家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不少。算上她自己做零工糊火柴盒,全家每個月收入八十多塊。 娘家也不用幫襯了,其他親戚也幫襯的少,家里也開始有了余糧。 現在李秀蘭家已經很少吃紅薯高粱了,基本上頓頓玉米面,隔天還吃上一頓白面條。喜得李秀蘭一天走路都打飄。 中午大姑父幾人回來吃飯,也對李文的鹵肉是贊不絕口。李秀蘭一盤子切了半斤的鹵肉被大家一搶而空。 “大姑我先出去了。以后我吃飯的事情,來了你就給我管飯,沒來你就不用管了,我自己也能做。”吃完飯李文說了一下吃飯的事情。 閑來無事,就回到縣政府這邊的院子里。看著院子中間一部分空蕩蕩的。 李文直接從庫房里搬出了幾個雞籠,然后在院子里用后院的磚塊砌了一個架子把雞籠放了上去。又從空間里抓了四只老母雞放了進去。 “完事,四只老母雞,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天天吃雞蛋了。”李文看著自己的作品笑呵呵自語道。 下午李武和李全下班后跟大姑一家把行李搬了過來。算是正式入住了。李文不算他一天天的到處飄。 “阿文哪弄來的四只老母雞啊?”李秀蘭看著院子里的老母雞驚喜道。 他們這些家里的婦女最喜歡這些老母雞了,可以天天下蛋,這可是雞屁股銀行啊! “”大姑我從早市上老鄉哪里搞得。”李文嘿嘿一笑說道。 這個年代投機倒把這個詞還沒有明確清晰的界定。而且62年正是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國家放寬了集市和自由市場政策。農民販賣自己生產的豬肉,雞肉還有雞蛋這些是合理合法的。 “這以后每天都有三四個雞蛋,你們兄弟幾個這營養問題算是徹底解決了。”半晌李秀蘭的眼睛才從雞籠里挪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