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道理很充分,就連徐階也閉上了嘴。 因為他就屬于那種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的,父親是個縣丞,本次為了支持他進京趕考,都幾乎要花光了家里積攢的那些銀子。 對于那些家境更加困難的舉子來說,怕是更難以承受。 “朕倒是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只需要做一下調整就好了。”嘉靖的話,立刻又給了徐階信心。 同為新人的王教,為了表示對徐階的支持,便站出來問道。 “陛下覺得改如何調整呢?” “朕想把這科舉每年舉辦一次,但每次選拔的方向不同。 例如明年我們選拔的是官員,因此還是跟以前一樣,考策論之道;后年我們選拔的主要是實業人才,因此我們只考工籌之巧;再后一年,我們主要選拔的文藝人才,因此專察藝之美丑。 如此以來,看似每年一次,但對不同專長的舉子們來說,卻依舊是三年一次,像楊慎這種多方面全才的人,我們也不妨讓他們都試上一試。” “臣覺得陛下此舉甚好,定會受到天下學子們的推崇。” 楊廷和認真品味了下嘉靖這個想法,覺得這樣確實能和皇上當下成立各種集團相互配合,為不同的用途選不同的人才,而非拘泥于學而優則仕這一條路。 “嗯,以后三元及第也算不得罕見之才了,要說罕見還得是三門狀元。”嚴嵩都摩拳擦掌,大有要參加另外兩科科舉的意思。 “好,既然諸位都同意,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了,等夏言這個禮部尚書回來,讓他制定具體的方案出來。” 嘉靖又喝了幾口奶茶,給其他幾個人緩了緩。 “今天這第二個議題,就是三位新科進士的安排問題。” “姚淶么,對邊關問題研究比較透徹,朕想讓他到你兵部去鍛煉鍛煉,喬尚書覺得如何?” 喬宇連忙起身:“非常歡迎,兵部能有姚狀元這種人才加入,定然能夠更上一層樓啊。” “好,那姚淶朕給你加兵部右侍郎,實話跟你說,朕三年之內要在西北打一場硬仗,此戰在哪里打,如何打,朕給你三年時間就專門做這一件事!做好了,朕會讓你再繪一次海線圖,做的不好,知道上一個紙上談兵的結果是什么吧?” “臣知道,此戰必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