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大辯論(三)-《大明1521》
第(1/3)頁
當楊慎看到楊廷和開始坐下來喝奶茶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一絲不妙。
盡管他立刻就緊張起來,調動所有的思維神經,來準備應對楊廷和接下來的責難,但還是發現有些吃力。
因為楊廷和接下來緩緩說道。
“一家之治,在有家規,一國之治,在有國法,依洪武三十年所頒《大明律》及弘治年頒《問刑條例》,告爭家財田產,但系五年之上,并雖未及五年,驗有親族寫立分書已定,出賣文契是實者,斷令照舊管業,不許重分再贖。告詞立案不行。
田產典賣也罷,經官府造冊售賣者也罷,均有條例為買者所有。若依你所言,僅憑我等在此一言,皇上點頭應允,朝廷便可隨意剝奪宅田,那賣田者付出的銀兩如何計算?朝廷之信如何確立?”
“……”
楊慎這下被問住了,理想主義者只想過如何維護公平和正義,如何均貧富。
可并未想過,就算土地兼并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可這土地兼并也是在大明律規定的情形下,步步發展成這樣的。
就算他們可以依據交易的瑕疵,去讓那些典當田產者,依照《問刑條例》去索要錢財,也只是揚湯止沸而已,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又必須要違背朝廷的律法,這就形成了一個道德悖論。
剛才楊慎還說要發展商業和手工業,而這個是比土地經濟更注重法律和契約信用的行業。
但要強行均田,那就一定會破壞政府信用。
那商業和手工業發展的道德土壤將不存在了。
再往深處想,這就是為什么封建君主制下,難以發展成資本雛形的根本原因。
因為天下之法,皆出于一人之意志,而人的想法是會隨著時間和環境變化的。
盡管如此,楊慎也還在嘗試做最后的掙扎。
“首輔此言有理,然而我們就能視公平于正義而不見么?如果我們不采取任何變革,貧困和不平等將會進一步加重,直到改朝換代,推倒重來,幾千年來莫不是如此啊!”
“楊尚書,某并不否認應當變革,應當國富,應當減少不平等,但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比如你生來就在官宦之家,衣食無憂,而有的人生來就在佃戶之家,溫飽難求!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冕宁县|
油尖旺区|
怀远县|
抚远县|
双桥区|
邹城市|
洛川县|
辽中县|
祁门县|
安乡县|
西城区|
金溪县|
青田县|
原平市|
阜城县|
阜南县|
永昌县|
大连市|
彭阳县|
余庆县|
八宿县|
盐边县|
普宁市|
宁海县|
南京市|
南川市|
连平县|
遂平县|
灯塔市|
昌江|
桂阳县|
铅山县|
昌都县|
和林格尔县|
台南县|
澎湖县|
讷河市|
革吉县|
阜新市|
灵璧县|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