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李陵統治葉尼塞河上游的幾十年里,他,以及跟他一起被俘的那些漢軍將士,不斷的跟吉爾吉斯族通婚,形成了事實上的融合。 最重要的是,李陵和那些漢軍將士,還為他們帶去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種花文明,因此,吉爾吉斯一族的人,一直宣稱自己是李陵的后代。——到現在依然是! 中原王朝一直稱吉爾吉斯族為“堅昆人”,或者“鬲昆人”。 到了唐朝,“堅昆”改名“黠戛斯”,他們依然居住在葉尼塞河上游,他們也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大唐王朝賜姓和封為藩王的民族。 因為大唐王朝認可他們的身份,他們被納為了李唐宗室,也就是大唐王朝認可他們是李唐的皇族,其部族地位高于所有草原民族! 大唐李家不是說自己祖宗是隴西李家嘛,巧了,吉爾吉斯族的祖宗李陵,也是隴西李家的,這可不就是妥妥的一家人嘛,不是李唐皇室還是啥? ——雖說大唐王朝也有利用他們牽制草原民族的意思,但唐太宗的冊封可是真的! 后來草原民族崛起,徹底截斷了黠嘎斯人跟中原王朝的聯系,沒有了大唐王朝的支持,曾經雄霸漠北的黠嘎斯族如曇花一現。 他們先臣服于契丹的遼,后臣服于女真的金,又被蒙古所征服,被多個政權所支配,日子過得慘兮兮的。 再到后來,沙俄崛起,他們被沙俄趕著一路南遷,弱小的吉爾吉斯人無力反抗,最后被準噶爾收入麾下,大清滅了準噶爾,吉爾吉斯人也就成為了種花民族的一份子。 結果好日子還沒過幾天,他們的夢魘沙俄又跟著擴張到了這里,如陰魂不散一般的出現在了吉爾吉斯人的面前。 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了大清五十二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超過80%的吉爾吉斯人,也一同被劃歸了沙俄。 至此,吉爾吉斯族一分為二,大部分留在了現在的吉爾吉斯,少部分留在了花家。 別看在熊家弟兄分家的時候,他們也出來單過了,但實際上,他們現在窮的一批,大部分人甚至還沒有留在兔家的、他們的那些親戚們過的好呢。 羅剎國幫不上他們,漂亮國更指望不上,所以現在他們又開始提及,他們是李陵后代的事了,一個勁兒的往兔家身上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