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此,陳老板在購買碳纖維的時候,不光要簽訂一系列的、帶有強制性要求的協議,而且倭國公司的人還要不定時的,派人到陳老板的公司,對他們進口的碳纖維材料進行核查。
核對他們購買的、碳纖維材料的數量,和他們魚竿的產量,能不能對的起來,……
更過分的是,倭國人還不講武德,供不供貨、供多少貨,什么價格供貨,那都要看東麗集團的心情。
這也被稱作,“通知式漲價,賞賜性供給”,……
倭國的供應商,曾經有過一天之內,三次臨時漲價的行為,一旦陳老板膽敢表示一丁點不滿,倭國的供應商就會對他的企業(yè)進行斷供。
干了兩年,陳老板實在是受不了這個窩囊氣了,于是把心一橫,打算自己搞碳纖維。
一個生產釣魚竿的廠子,說自己要搞碳纖維這種,連熊、兔都沒搞出來的、高精尖的玩意兒,就算是放到現在,估計百分之百的人都覺得是在癡人說夢。
但陳老板說干還真干了,他不僅押上了所有的身家,將這些年賺到的錢,全部都砸了進去,甚至連房子都押上了,從玖玖年開始,就對碳纖維技術展開了研究。
這一研究,就是四年多,皇天不負有心人,花家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碳纖維魚竿生產線,“薩斯”之后終于被他們給搞出來了。
——這個時間,離唐偉東跟局座他們正在聊天的時候,也就剛過去了半年多吧。
相關研究所,搞了四十年沒搞出來的東西,竟然被一家民營小廠,花了四年的時間給搞定了。
這樣的結果,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亦或者是讓人哭笑不得呢,……
為了把碳纖維搞出來,陳老板總共投入了三十多億元,等到碳纖維真的被搞出來之后,陳老板還不知道,他的這一舉動代表著什么,更不知道他搞出來的碳纖維,已經填補了花家科技上的一處空白。
當然,由于他們是一家不起眼兒的民營小企業(yè),他們在搞出碳纖維來之后,花家的相關部門也不知道。
因此,陳老板搞出碳纖維來之后,是既沒有拿去給花家造隱飛機,也沒有出口搶市場,而是依照他的初衷,興高采烈的造起了魚竿,準備出口賺“刀樂”。
對,就是拿著研究出來的碳纖維,去造魚竿兒了,……
一看就是魯村人啊,踏實的讓人覺得心酸又好笑,這才叫“不忘初心”吶!
事情的被發(fā)現,據說還挺好玩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