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花家除了威脅要掀桌子之外,還連續出手自救,放出了一大批儲備銅,以及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法規,只是,并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
比如,在十一月二十三日的時候,國儲部門再次拿出了兩萬噸儲備銅進行拍賣,但卻有6629噸流拍。
十一月三十日,國儲部門再次拿出第三批,兩萬噸儲備銅進行拍賣,可同樣又有6100噸流拍。
十二月七日,國儲部門再次拿出第四批,又是兩萬噸儲備銅進行拍賣,這次卻遭遇了大面積的流拍,僅僅只成交了3700噸。
與此同時,相關主管部門也出手了,他們對花家煉銅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展開了重點調查調控。
這接連的動作,說白了就是想通過增加國內銅供給,壓縮銅需求,進而拉低國際銅價。
另一方面,花家相關部門也發聲,決定取消實施了多年的進口銅關稅補貼,意思是要限制銅的進口數量,這同樣是打壓銅價的舉措之一。
以上種種手段,無不代表花家在向外界表明,花家對于銅的需求,并沒有那么迫切。
花家相關方面,就是想通過這些方式,來造成一個利空,給市場降溫,迫使國際銅價回落。
因為高企的銅價,不光是國儲部門賬面上浮虧了近十億美元,更重要的是,還導致了相關產業的運營成本高到無法承受,甚至有的企業還因此而停工停產。
此時的銅,已經不再僅僅只是金融問題了,而是涉及到危害國家經濟安全的重大事件,因此必須要盡一切可能的去打壓銅價。
但此時已經殺紅了眼的那些國際資本們,怎么可能如花家所愿?
花家公布的銅儲備,被他們視為了虛張聲勢,他們為了逼花家就范,也是豁出去了!
除了花家在放出第一批,兩萬噸儲備銅的當天,國際銅價有過短暫的回落之外,后面三批儲備銅在放出的時候,國際銅價非但沒有下跌,反而還更猛烈的加速上漲。
花家放出第二批兩萬噸儲備銅的十一月二十三日,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價,突破4000美元一噸,銅價來到了4098美元一噸的高位。
花家放出第三批兩萬噸儲備銅的十一月三十日,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價,再次飆升至每噸4270美元的歷史新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