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杜飛一邊介紹,一邊帶著遠東代表團走進了一個巨大地下工事,僅在這里的一個倉庫就停放著二十多輛坦克,順著旁邊寬大的通道可以突入地面。 在坦克倉庫旁邊是大量槍械和子彈、炮彈,用堆積如山形容絲毫不夸張。 等看完這些,杜飛又帶眾人乘上電瓶車,順著類似地鐵的通道來到另一處地下工事。 雖然速聯人心里很清楚,能帶他們參觀的肯定是精挑細選的,濱城其他的地下工程未必有看見的這么完善強大,可即便如此濱城的堡壘化程度也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尤其莫來多夫的臉色異常嚴峻,按照現在看到的這些,以及杜飛剛才提供的,整個濱城的地下堡壘能支持30萬軍隊堅持三年,幾乎意味著這是一座無法攻破的城市。 除非他們使用大當量蘑菇彈,或者集中超過三倍兵力。 而這兩者以目前的形式,都是不可能的。 過去即使花果搞出了蘑菇彈,甚至是威力更大的超級蘑菇,莫思科也沒放在心上。 有彈無槍,威力再大也打不出去。 但自從前年,東風-5洲際導彈試射成功,這種虛幻的安全徹底被打破了。 從此之后,包括莫思科的速聯全境都在花果的蘑菇彈射程之內。 至于三倍兵力,更是不可能的。 巔峰時期速聯能布置在遠東的也就一百萬人,難道要在濱城投入九十萬?別的地方還打不打。 杜飛則是接著道:「不僅是濱城,大慶和齊齊哈也都完成了深度堡壘化,與濱城形成第三道防線……」 說這話的時候,杜飛一臉笑容,顯得人畜無害,在莫來多夫眼里卻是說不出的欠揍。 實際上面對速聯,黑省所處的位置非常不利,屬于是三面受敵的一個突出部。 這種地形如果作為進攻方是很有利的,相當于把敵人的防線打凹進去,接下來不管向左還是向右,都可以打出迂回包抄,殲滅側翼的敵人軍團。 但對防守方,這種突出部絕對是最棘手的,尋常來說一旦開戰都是最先放棄,尋找更有利的地形構筑新防線。 但濱城對于花果的意義非凡,放棄是不可能放棄的。 這里的總體防御是林父親自操刀,以三座堡壘化的城市為重心。 一旦開戰,前邊兩道防線遲滯敵人的進攻速度,為三座城市轉入戰時爭取時間。 同時,其他城市和農村民兵利用地形打游擊,讓蘇軍的鋼鐵洪流徹底陷入泥沼。 至于濱城能不能頂住,只要戰斗意志不崩潰,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城市巷戰都是解決不了的難題。 就像二戰的鋼鐵格勒戰役,還有杜飛穿越前爆發的巴赫穆特攻堅戰。 面對堡壘化的城市,即使是幾十年后,武器威力更大,信息化程度更高,依然只能用人命去填。 經過整整一天,午飯都是在地下食堂吃的。 一行人回到地面已經是下午四點。 冬天的濱城天黑的很早,這時已經有些昏暗了。 杜飛仍笑呵呵的,莫來多夫臉上也帶著笑容,他身后的那些遠東代表團的人,有些臉色就沒那么好看了。 他們當然明白,杜飛帶他們參觀這些地下堡壘的意思。 站在地下堡壘的出口,幾輛紅旗轎車組成的車隊停在前面。 杜飛伸出手與莫來多夫握住:「莫來多夫同志,我從來都不認為速聯是敵人,我們是同志,是兄弟關系,即使因為一些問題,受到了敵人的挑撥,出現了矛盾,也是暫時的,我相信一定能夠化解,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標,共同的信仰……」 莫來多夫抿著唇,晃了晃跟杜飛握在一起的手:「杜飛同志,我很同意你的觀點,分歧時暫時的,友誼是永遠的,未來的勝利終將屬于偉大的人民……」 經過最后的寒暄,遠東代表團紛紛坐上車,返回下榻的賓館。 杜飛站在原地,看著車隊遠去,不由得長出一口氣。 這次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目的應該是達到了,氣氛還算友好,目標則很明確,就然讓速聯人拋去最后一絲不切實際的幻想,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濱城是攻不破的。 除非他們能把布置在東歐的,戰斗力最強的部隊,至少再抽調一百萬,全都拿到遠東來,或許有希望。 但那可能嗎? 東歐才是速聯戰略的重心,其次是高加索和中亞方向,遠東是第三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