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刻,孔府大堂內的氣氛,已然降至冰點,房間內,沒有一個人說話。 良久,只見孔尚賢回過神來,抱著最后一絲僥幸,將目光轉向海瑞,在猶豫許久后,方才開口道。 “不知都御史大人,愿不愿意……” 孔尚賢的話還沒說完,便被海瑞冷冷打斷了:“衍圣公,下官只不過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來給您帶這一句話而已,既然話已經帶到,那下官也不便多留,告辭!” 海瑞說完,便向孔尚賢拱了拱手,旋即與曹豐一同邁步離開了孔府大堂。 在海瑞看來,既然自己已經將話帶到,那封信,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海瑞并沒有選擇從孔尚賢的手中,將那封親筆信收回。 待二人走出孔府大堂后,曹豐這才后知后覺地反應過來,只見其將目光轉向海瑞,臉上滿是驚駭之色,出言詢問道。 “大……大人,這這這,難不成陛下那邊真的要讓衍圣公去京城……” 海瑞將曹豐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頗為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旋即開口道。 “曹大人,這件事情不是我們能夠摻和得了的,我們只需要安心等待最后的結果就行了,走吧!” 曹豐聽聞海瑞此話,臉上也不由得流露出無可奈何的表情,旋即,只見其慌忙跟上海瑞的步伐,向著孔府外走去。 在正式離開之前,曹豐還戀戀不舍地回頭望了一眼。 而孔府的景色與他們來之前并無兩樣,門前左右兩側,仍舊是那一對兩米多高,栩栩如生且口銜石珠的石獅。 紅邊黑漆的大門上,鑲嵌著狻猊蒲首,門上還懸掛有用藍底金字寫就的‘孔府’二字,一切都是那么的恢弘大氣! 與來時相比,雖然景色都大差不差,但在曹豐看來,此刻的孔府,卻多了一絲莫名的意味。 冷不丁地,曹豐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這樣一句話:“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但很快,他便將這個想法從腦海中甩出,如此安慰自己。 “不,應該不會的,衍圣公這次歸根結底,也只不過是犯了一點小錯而已,應該不至于會如此嚴重!” “不,應該不會的,衍圣公這次歸根結底,也只不過是犯了一點小錯而已,應該不至于會如此嚴重!” “陛下讓衍圣公前去京城,應該也只不過是向其了解具體情況罷了!” “對,沒錯,肯定是這樣的!” 待海瑞與曹豐相繼從孔府離開以后,只見孔尚賢雙目無神地癱倒在座椅之上,嘴里不停呢喃道:“完了完了,這下全完了!” 直到此刻,孔尚賢都沒有辦法說服自己,接受這個事實。 縱使孔家在天下的讀書人心中,有著無比崇高的威望又如何? 但歸根結底,他孔家目前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來自于皇帝,是死是活,無非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罷了! 只不過以往的皇帝,要么是出于鞏固自己統治,要么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總之,對于孔家在背地里的所作所為,都是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 而嘉靖皇帝,則是完全沒有這個顧慮,一方面是因為在剛登基時,通過大禮議之爭,力壓群臣,奠定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另外一方面則是,伴隨著嘉靖掌權日久,其地位也愈發穩固,換而言之,嘉靖其實不太需要孔家,以及其余“四圣三賢”家族的助力,也能夠坐穩皇帝的位置。 只不過,必須有一個衍圣公存在罷了,而這個人哪怕不是他孔尚賢,也會是孔府內的其他人。 直到此時,孔尚賢才發覺,自己以往的想法有多么的可笑,更為自己當初經受不住誘惑,贊成其余幾個家族的提議而感到后悔。 只不過,世上沒有后悔藥,冷靜下來的孔尚賢,開始絞盡腦汁地思考,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首先,陛下僅僅只是讓我去一趟京城,并沒有說要治我的罪,也就是說,事情還有緩和的余地!” “另外,我在朝中,還有嚴閣老和小閣老作為助力,只要他們能夠出面,替我在陛下面前說幾句好話,這件事情應該很快就會過去了!” 孔尚賢如此想著,只見其喚來奴仆,出言吩咐道。 “你現在馬上去把夫人請到我這里來,就說有要事跟她商量!” “是,老爺!” 奴仆在應聲后,旋即轉身離開,不多時,只見嚴氏在婢女的陪同之下,來到了孔府大堂。 嚴氏剛一進入孔府大堂,一眼便看見了愁眉苦臉的孔尚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