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正當徐階遐想之際,只聽從內(nèi)閣外,傳來了一道尖細的嗓音。 “陛下駕到!” 眾人聽聞此話,紛紛停止批閱手上的奏疏,并從座椅上起身,隨后在嚴嵩這位內(nèi)閣首輔的帶領(lǐng)之下,齊刷刷地跪伏于地,等待著嘉靖的到來。 片刻后,只見嘉靖邁步進入捏個,而呂芳則如同往常一樣,亦步亦趨地跟在嘉靖身后。 “微臣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嘉靖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定,將目光從眾人身上掃視而過,頗為隨意地吩咐道。 “嗯,都起來吧!” “謝陛下!” 在得到嘉靖的應(yīng)允后,眾人方才從地上緩緩起身,并坐到了各自的位置上。 在這之后,只見嘉靖環(huán)視一圈,點了點頭,出言吩咐道。 “既然人已經(jīng)到齊了,那咱們就正式開始吧!” 嘉靖的話音剛落,侍候在一旁的呂芳,當即上前,面向眾人開口道。 “今日內(nèi)閣所議之事,主要有兩件,一為如何培養(yǎng)更多的工匠,二為朝廷援助角田誠的具體事宜!” 呂芳的話音落下,在向嘉靖恭敬行禮后,便徑直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定。 隨后,只見嘉靖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敲響了身旁的玉磐,只聽‘叮’的一聲脆響,本次的內(nèi)閣議事,正式開始! 只見嘉靖輕咳兩聲,面向眾人,率先開口道。 “想必諸位愛卿都知道,不久前,兵器司那邊,成功仿制出了燧發(fā)槍!” “但苦于工匠的數(shù)量稀少,因此,燧發(fā)槍目前的產(chǎn)能遠不能達到預期,諸位愛卿,對此可有什么良策啊?” 嘉靖的話音落下,只見高拱率先站了出來,沉聲道。 “啟稟陛下,微臣有本奏!” “講!” 嘉靖聽聞此話,頗為淡然地瞥了高拱一眼,出言吩咐道。 在得到嘉靖的允許后,高拱方才面向眾人,將腦海中的想法徐徐說出。 “陛下,微臣是這樣想的,自古以來,工匠這一職業(yè)都被士大夫所厭棄,被視為奇技淫巧,上不得臺面,而工匠這一職業(yè),也被朝廷編入了賤籍,永世不得脫籍!” “盡管在這之前,陛下您已經(jīng)下詔,正式廢除了匠籍制度!” “除此之外,您大力提升工匠的待遇,讓官府將那些技藝精湛、盡職盡責的工匠作為典型來宣傳,不僅如此,還免除了他們的徭役!”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社會上對于工匠這一職業(yè)的歧視,并沒有因此而消弭多少!” 高拱在說到這里的時候,不由得停頓了片刻,旋即,又繼續(xù)道。 “陛下,請恕微臣直言,倘若不是走投無路的話,根本就沒多少人愿意從事工匠這一職業(yè)!” 高拱在說完這句話后,忐忑不安地看向嘉靖,等待著他的回應(yīng)。 嘉靖聞言,點了點頭,對高拱的說法,表示了認可。 “嗯,高拱,伱說得沒錯,倘若不是走投無路的話,根本就沒有人,愿意從事工匠這一職業(yè)!” 隨后,只見嘉靖話鋒一轉(zhuǎn),看向高拱所在的方向,繼續(xù)詢問道。 “那高拱,你對此有什么解決辦法嗎?” 高拱眼見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嘉靖的認可,不由得精神一振,在思襯許久后,方才小心翼翼道。 “啟稟陛下,微臣覺得,眼下最要緊的事,便是扭轉(zhuǎn)工匠這一職業(yè),在老百姓心中的刻板印象!” “僅靠官府宣傳,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難以取得預料之中的成果,因此微臣有一個大膽的構(gòu)想,那便是,讓那些工匠也有機會做官!” 待高拱的話音落下,一旁的嚴嵩和徐階臉上同時流露出震驚之色。 隨后,只見嚴嵩站了出來,提出了異議。 “哼,真是荒謬,要是這樣做的話,我大明的讀書人,豈不是要鬧翻天了?” “當初只不過在科舉考試中,新增算術(shù)這一學科,就鬧得滿城風雨,要是再讓那些工匠做官,豈不是……” 嚴嵩的話還沒說完,只見高拱瞥了他一眼,出言解釋道。 “嚴閣老此言差矣,有道是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在這之前,那些工匠就已經(jīng)負責宮殿的修繕,以及橋梁的修建了,眼下,朝廷也只不過是給他們一個做官的機會而已!” “試問,當老百姓看到了工匠也能夠做官的這一事實以后,心中對于工匠這一職業(yè)的歧視,會不會有所消弭?” “到時候,朝廷就可以順勢開辦專門培養(yǎng)工匠的學院,這樣一來,也能夠解決工匠稀缺的這一問題!” 嘉靖在聽完高拱所提出的構(gòu)想后,眉頭微皺,只見其用手輕輕摩挲著龍椅上所雕刻的龍頭,似乎是在權(quán)衡其中的利弊。 眾人見此情形,紛紛屏息凝神,連大氣也不敢喘。 時間就這么緩緩流逝,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只見嘉靖回過神來,看向高拱所在的方向,緩緩道。 “嗯,高拱,你說的有道理,待會兒下來以后,將其好好完善一下,然后再拿給朕看看!” “遵命,陛下!” 高拱見自己的提議得到了嘉靖的采納,臉上閃過一絲激動之色,隨后,只見其低下頭,恭敬應(yīng)聲道。 余下的眾人,見嘉靖已經(jīng)做出了決定,也只得點頭稱是。 一旁的呂芳見此情形,當即站了出來,輕聲道。 “此番內(nèi)閣討論的第一件事,已經(jīng)議論完畢,待休息片刻后,再接著討論。” 眾人聞言,整個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氣,紛紛開始閉目養(yǎng)神,梳理腦海中的思路,并為接下來將要討論的事情,做好準備。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