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嚴嵩聞言,在瞥了嚴世蕃一眼后,毫不修飾地說出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嚴嵩在說到這里的時候,臉上滿是自嘲的神色,無聲自語道:“呵,我嚴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咱們所有人,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要是哪天陛下覺得我嚴嵩不好用了,那么我嚴嵩的末日也就到了!” 隨后,只見嚴嵩將內心紛亂的想法盡皆壓下,看向不遠處的嚴世蕃,出言詢問道。 “所以說,你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了嗎?” “是、是,父親,孩兒知道了!” 嚴世蕃聽聞嚴嵩此話,猛地回過神來,低下頭,戰戰兢兢地應聲道。 “行了,時候不早了,你也趕緊回去休息吧!” 嚴嵩說完,便擺出一副極為疲憊的樣子,擺了擺手,如此吩咐道。 “是,父親,孩兒這就告退!” 話音落下,嚴世蕃在向嚴嵩躬身行禮后,未作絲毫猶豫,轉身離開了書房。 …… 從朝廷公布討賊檄文,再到出兵平定播州,中間滿打滿算,也才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而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以英國公張溶為首的大明宗室、勛貴,都在密切關注著這場戰爭的進展。 他們時不時便聚集于英國公府,討論著對于這場戰爭的看法。 雖然意見各不相同,但他們的結論都是出奇的一致,認為朝廷最終肯定會順利平定播州,但中間肯定會耗費大量的時間。 畢竟播州一地,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外加上楊氏一族,在播州經營數百年,其勢力早就根深蒂固! 但最終的結果,卻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朝廷僅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平定了播州! 這一結果,令眾人感到無比的震驚,同時,英國公張溶也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到了這場戰斗的細節。 今天,英國公張溶,特意將成國公朱希忠、定國公徐延德等人召集至英國公府,用以商討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英國公府專門用以待客的大廳內,張溶見人已經到齊,在輕咳兩聲后,便開始了今天的話題。 “咳咳,大家都知道,不久前,朝廷已經出兵平定了播州!” “也就是說,不久后,陛下那邊,就會正式選派宗室、勛貴子弟,去往西南一地任職!” “咱們都是大明的宗室、勛貴,是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存在,理應互相幫助,既然陛下給了咱們這次機會,那咱們就得好好抓住才是!” 眾人在此刻,也明白了,張溶今天召集大家于此的目的。 張溶召集眾人,主要是想表明一個態度,那就是大家都是宗室、勛貴,彼此之間的利益一致,因此,大家應該抱起團來,一致對外,共同對抗那些文官,進而恢復宗室、勛貴們昔日的榮光! 張溶的這番話,很快便得到了現場絕大部分宗室、勛貴們的認同,畢竟,今天被張溶邀請到府上的人,其子弟都已經被遴選進了名單。 只見成國公朱希忠,在向張溶略微頷首后,站了出來,面向眾人,緊跟著開口道。 “嗯,英國公說得沒錯,在座的諸位,都是我大明的宗室、勛貴,縱使彼此之間有些許利益沖突,也應該以大局為重,互相扶持才對!” 朱希忠在說到這里的時候,不由得停頓了片刻,又緊跟著繼續道。 “這次機會對咱們這些宗室、勛貴來說,至關重要,絕對容不得任何閃失,要是有人膽敢在背后蓄意搗亂的話,那么就別怪我不客氣!” 朱希忠說完,環視一圈,在場的絕大部分宗室、勛貴,都不敢與其對視。 待朱希忠的話音落下,一旁的定國公徐延德也站了出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對,成國公說得有道理,要是有人膽敢在背后搗亂的話,那么我也不會視之不見的!” 眾人眼見成國公朱希忠、定國公徐延德,這兩位大明最頂級的宗室、勛貴,先后站出來表態,不敢對此提出任何異議,紛紛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張溶眼見這件事情已經塵埃落定,整個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畢竟在這之前,他就將成國公朱希忠、定國公徐延德請到了府上,三人在經過反復商討后,最終確立了這一方針。 話雖如此,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三人的兒子,將從這件事情中,獲取最大的收益。 隨后,張溶見房間內的氣氛有些壓抑,當即站了出來,岔開了話題。 “話說,諸位知道,朝廷此番為何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順利平定了播州嗎?” 見眾人都被這個話題所吸引,張溶在腦海中組織好語言后,方才開口道。 “據說,兵器司那邊,生產了一種新式的火銃,其威力與射程,都要遠遠強于以往軍隊中所裝備的火繩槍,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名叫紙殼子彈的東西,據說,其能夠顯著提高火銃的裝彈速度!” “此番前往播州平叛的軍隊,正是仰仗著火器之利,方才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地殲滅播州兵……” …… 自從播州楊氏一族被滅后,貴州宣慰使安萬銓便時常活在恐懼當中。 他原本預想的是,朝廷至少也得花費半年的時間,方才能夠拿下整個播州。 誰知,朝廷只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將樹大根深的楊氏一族,徹底鏟除。 此戰,也讓安萬銓清楚地認知到了,眼下,朝廷的實力究竟有多么的恐怖。 為此,他時常擔憂,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畢竟,近些年來,自己也不太安分,更何況,朝廷的大軍,還駐扎在距離自己不遠的播州呢! 憑借自己的實力,恐怕在朝廷的大軍手上,堅持不了三天! 為了緩解心中的恐懼,安萬銓特意派人拜會朝廷,說是愿意服從朝廷的一切調遣,為此還額外上調了來年所需要繳納給朝廷的貢賦。 但很快,安萬銓便得知了一個對他來說,十分不利的的消息。 那便是已經有許多土司先他一步,向朝廷表明了忠心! 更有甚者,直接派遣使者,晝夜不停地趕赴京城,向朝廷表忠心。 安萬銓在得知已經有許多土司先他一步,派遣使者趕往京城后,頓時無比惱怒,無奈之下,他也只得隨大流,親自派使者去往京城,向朝廷表明態度。(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