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后,只見戚繼光率先反應過來,并一臉不可置信地看向趙貞吉,小心翼翼道:“巡撫大人,您的意思是,胡閣老他……” 戚繼光的話還沒說完,只見坐于上首的趙貞吉點了點頭,斬釘截鐵道:“對,你們沒有聽錯,正是胡閣老向陛下舉薦了你們!” 在這一消息得到趙貞吉的親口確認后,只見戚繼光和俞大猷互相對視一眼,他們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激動之色。 既然朝廷讓他們練兵,則意味著,接下來將要有大動作,也就是說,建功立業的機會要到了! 在這之后不久,只見趙貞吉將目光從二人的身上收回,話鋒一轉,又繼續道:“總之,你們盡快做好交接吧,另外,把你們覺得可用的人,都給本官列一份名單出來!” 趙貞吉說完,擺了擺手,很快便有胥吏上前,為戚繼光和俞大猷備好了紙筆。 戚繼光和俞大猷見此情形,在思襯許久后,方才用飽蘸墨水的毛筆,在紙上寫下一個又一個的名字。 良久,只見戚繼光和俞大猷陸續將手上的毛筆放下,并將整理完畢的名單,遞交到趙貞吉的手中。 “巡撫大人,這里便是下官整理出來的可用之人!” 在這之后,只見趙貞吉分別從戚繼光、俞大猷的手中接過名單,開始細細瀏覽起來。 “王如龍,胡守仁、陳子鑾、吳唯忠……” 一旁的戚繼光見此情形,干脆向趙貞吉介紹起了名單上的這些人:“巡撫大人,這個王如龍,生于嘉靖二年正月十九日,曾在臺州府花街親斬真倭兩顆,從賊首一顆,部下斬首二十一顆,十分悍勇,另外胡守仁……” 在這個過程中,趙貞吉發現,戚繼光對于其部下的信息,極為了解,甚至于連生辰、以及家中有幾口人,姓甚名誰這類瑣碎的信息,都記得十分清楚。 戚繼光所展露出來的素養,令趙貞吉刮目相看,憑借著先前立下的赫赫戰功,再加上有胡宗憲這位吏部尚書的舉薦,戚繼光日后的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趙貞吉的心里十分清楚,眼下,戚繼光和俞大猷二人,已經被牢牢打上了胡宗憲的烙??! 畢竟,當初胡宗憲身為戚繼光俞大猷的頂頭上司,與二人一同率軍剿滅了東南沿海一帶的倭寇,眼下,胡宗憲入了閣,又當上了吏部尚書。 對于戚繼光和俞大猷來說,這份提拔的恩情不可謂不重。 畢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夠讓胡宗憲這位吏部尚書親自出面,向陛下舉薦相應的人選的,哪怕是他的老師嚴嵩來了也一樣! 隨后,只見趙貞吉將內心紛亂的想法盡數壓下,臉上滿是和煦的笑容,看向二人,轉而開口道。 “既然朝廷讓你們去京城專職負責練兵,想必責任重大,手上沒有可用之人怎么行!” 趙貞吉在沉吟了片刻后,擺了擺手,出言吩咐道:“這樣,到時候你們可以帶一些下屬過去!” 戚繼光和俞大猷聽聞趙貞吉此話,臉上頓時浮現出感激之色,連忙從座椅上起身,向其躬身行禮道:“多謝巡撫大人!” 畢竟,對于趙貞吉這樣一位封疆大吏來說,朝廷那邊突然將他手下的兩名得力干將從浙江調往京城,此舉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浙江軍隊的戰斗力下滑。 因此,趙貞吉完全可以用防備倭寇的理由保存實力,讓戚繼光、俞大猷二人,在不攜帶任何一名下屬的情況下,就這么直接去京城。 而眼下,趙貞吉卻沒選擇這么做,而是給了二人一個方便,讓他們隨意挑選下屬,一同赴京。 整件事情歸根結底,無非是趙貞吉想順帶著做個順水人情罷了。 畢竟,現如今,東南沿海一帶的倭寇已經被盡數剿滅,暫時用不到這么多的精兵強將。 倘若顧全大局,讓戚繼光和俞大猷隨意挑選得力的下屬,一同前往京城練兵,到時候消息流傳出去,自己也能夠在陛下心中,增添點印象分。 眼見事情已經塵埃落定,只見趙貞吉將目光分別從戚繼光和俞大猷的身上掃視而過,出言吩咐道。 “行了,暫時就先這樣,你們下去準備吧,到時候派人把名單給本官送過來就行了!” “是,巡撫大人!” 戚繼光和俞大猷聞言,當即俯下身體,感激涕零道。 …… 在目視戚繼光和俞大猷離去后,趙貞吉也緊跟著從座椅上起身,向總督府書房所在的方向行進。 在回到書房后,趙貞吉便有條不紊地處理起了書案上那些,被總督府官吏送來的公文。 隨后,只聽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趙貞吉見此情形,將手上的毛筆放至一旁,出言吩咐道:“進來!” 來人在得到趙貞吉的允許后,徑直推門而入,隨后,只見其快步來到趙貞吉的面前,俯下身體,恭敬稟報道:“稟巡撫大人,這里是您的兒子派人從京城給您送來的信!” 來人說完,便小心翼翼地從懷里,將信封取出,并遞交到趙貞吉的面前。 趙貞吉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內心不由得‘咯噔’一聲,臉色也變得無比凝重,暗自道:“難不成,是出什么事了?” 趙貞吉如此想著,內心也變得愈發不安起來,隨后,只見其一把從來人的手中奪過信封,信封上的署名,是趙貞吉的長子趙鼎柱。 隨后,只見趙貞吉強行壓下內心的不安,迫不及待地將信封拆開,瀏覽起了上面的內容。 “父親,近來身體可好,孩兒之所以會冒昧地給您寫信,則是因為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要告訴您!” “不久前,陛下那邊親自派人前來慰問,并送來了八千兩銀子的賞賜,以及據說是陛下從內帑中特意挑選出來的禮物,其中有一個青花瓷瓶……” 趙貞吉在將長子趙鼎柱寫給自己的這封信,瀏覽完畢后,心中那顆懸著的心,也總算是落了下去。 “呼,還好,沒出什么事!” 趙貞吉在感慨完畢后,不由得心情大好,因為根據他兒子趙鼎柱在信中所言,陛下派人給他在京城的家眷,送來了十分厚重的賞賜! 在趙貞吉看來,陛下給予的賞賜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陛下是在借此機會表達對趙貞吉的重視,以及警告暗中的那些人,不要輕舉妄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