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倘若沒有的話,就讓我大明造幾個出來!” 嘉靖的話音剛落,眾人很快便領悟到了皇帝的意思,畢竟,凡事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倘若大明打著復辟前朝陳氏一族,替安南百姓討回公道的旗號,出兵安南的話,那么明軍遇到的抵抗,將會小上許多。 在建文二年的時候,陳朝權臣胡季氂(mao)篡位,建立胡朝,改國號為大虞,不久后便自稱太上皇,由他的兒子胡漢蒼繼皇帝位。 由于前朝陳氏一族,一直向大明稱臣,世世代代受到大明冊封。 因此,胡季氂在篡位后,為了避免大明生疑,在永樂元年的時候派遣使者來到大明,聲稱前朝陳氏一族宗嗣繼絕,旁支盡滅,無可紹承。 胡漢蒼身為陳氏之甥,在大家的擁護下登上皇位,以此來要求大明冊封。 明成祖朱棣在面見完使者以后,便派遣楊渤到安南視察,后來在胡氏一族的精心策劃之下,瞞過了楊渤,明廷因此冊封胡漢蒼為安南國王。 但在永樂二年的時候,陳朝遺臣裴伯耆(qi)來到大明,當面控訴胡季氂父子,弒主篡位,屠戮忠臣,要求大明出兵討伐胡氏一族,并出現了一位自稱是陳天平的陳氏子孫。 最終,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四年的時候,派總兵官朱能、左副將軍沐晟、右副將軍張輔等出兵安南,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將胡氏一族徹底消滅,隨后,將安南一地納入到大明的統治中。 在眾人看來,眼下皇帝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那便是再變一個“陳天平”出來,這樣一來,大明便可以順理成章地挑起戰爭。 只不過這一次,大明并不會像先前一樣,親自派遣官員管理交趾,而是會身居幕后,通過扶持傀儡政權的方式,源源不斷地從交趾一地獲得糧食,用以填補國內的空缺。 “陛下圣明啊!” 隨后,只見嚴嵩率先反應過來,顫顫巍巍地拜伏于地,沉聲道。 在嚴嵩之后,眾人也是陸續回過神來,齊刷刷地跪伏于地,臉上滿是心悅誠服的表情,異口同聲道:“陛下圣明!” 嘉靖聞言,將目光從在場的眾人身上一一掃過,擺了擺手,出言吩咐道:“嗯,都起來吧!” “謝陛下!” 在得到嘉靖的應允后,眾人方才陸續從地上起身。 在這之后,只見嘉靖挑了挑眉,又繼續道:“不過在這之前,我大明倒是可以嘗試從暹羅、交趾、乃至于日本進口糧食!” 嘉靖在說到這里的時候停頓了片刻,又面向眾人,緊跟著開口道:“這些只是暫時的花費,用不了多久,我大明就會十倍百倍地賺回來!” 待嘉靖的話音落下,眾人的臉上滿是激動之色。 畢竟,皇帝曾經說過,在日本有一處銀礦,名為石見銀礦,只要拿下石見銀礦,百年之內大明都不必再為白銀發愁。 不僅如此,眼下朝廷正在攻略的日本的九州地區,也有許多銀礦。 現如今,由大明所扶持的傀儡角田誠,其勢力,已經遍布九州宮崎地區,由于其崛起的速度太快,更是引起了周遭大名的忌憚,遭到圍攻。 不過在大明源源不斷的扶持之下,角田誠已經擊敗那些大名,并在九州宮崎地區,徹底站穩腳跟,成為當地最有實力的大名。 接下來,只等朝廷的兩支水師建設完畢,大明就可以正式出兵,進攻日本九州地區,以報當初大友宗麟派出倭寇,襲擾大明沿海的仇。 在這之后,只見嘉靖看向高拱所在的方向,沉吟片刻后,出言吩咐道:“至于從海外進口糧食一事,朕暫且將此事交由你們海貿司來辦,希望你們不要讓朕失望啊!” 一旁的高拱眼見皇帝把如此重要的事項,交由自己來辦,臉上滿是受寵若驚的表情,當即俯下身體,沉聲應道:“遵命,陛下,微臣必定不負陛下重托!” 高拱身為嘉靖欽定的海貿大臣,其權力自然不可小覷,畢竟眼下,凡是與海貿有關的事宜,都需要高拱的海貿司點頭。 自從朝廷解除海禁以后,海貿便日趨興盛,連帶著海貿司的地位,也一路水漲船高。 現如今,在大明除了吏部、禮部、戶部以外,便是高拱的海貿司最受歡迎,無數官員哪怕是削尖了腦袋,都想要調任至海貿司任職。 畢竟,海貿司掌管海貿,這里面的油水,可是難以想象的! 凡是有資格從朝廷拿到出海憑證,并參與海貿的,哪個不是身家豐厚之輩? 哪怕只能夠跟在大人們身后,吃點殘羹冷炙,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在這之后,只見嘉靖將目光從高拱的身上收回,又分別看向嚴嵩、徐階所在的方向,出言吩咐道。 “待會兒下來后,由你們內閣將朝廷出兵安南一事,整理成細則,然后經由司禮監那邊,送到朕的手中!” 嚴嵩、徐階聞言,在互相對視一眼后,從座椅上起身,向嘉靖拱了拱手后,方才應聲道:“遵命,陛下!” 嘉靖聞言,將目光收回,擺了擺手,出言吩咐道:“嗯,既然如此,那這件事就先這樣吧!” “遵命,陛下!” 待嘉靖的話音落下,眾人皆是齊聲應道。 畢竟,在這之前,在場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預料到,事情居然會從趙貞吉的這封奏疏,牽扯到朝廷出兵安南上面。 隨后,只見嚴世蕃站了出來,看向嘉靖所在的方向,小心翼翼道:“微臣斗膽詢問陛下,趙貞吉在奏疏中所提到現象,朝廷又該如何應對呢?” 嘉靖聞言,只是頗為平淡地瞥了嚴世蕃一眼,出言回應道:“眼下,正是因為絲綢供不應求,方才會有如此高昂的價格,但絲綢的價格,卻不可能一直這么高!” “今年那些種植桑苗的百姓,從中嘗到了甜頭,因此必然會選擇在來年的時候多種植桑苗,以產出更多的生絲。” “到那時,由于產出的生絲過多,供大于求,那么絲綢的價格,肯定會下跌!” “一旦絲綢的價格下跌,生絲的價格也會一起下跌,等到生絲的價格,回落到往年正常區間的時候,就由朝廷出手,收購百姓手中多余的生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