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待那些將領陸續離去以后,大廳內就只剩下了薊遼總督楊選,以及兵部左尚書楊博兩個人。 在這之后,只見楊選看向楊博所在的方向,一臉擔憂地詢問道:“惟約兄,依你看,朝廷為何要派成國公參戰啊?” 楊博聽聞此話,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臉上滿是無奈之色,轉而開口道:“唉,以公兄,這朝堂上的事情,可不是咱們能夠參與的!” 楊博在說到這里的時候,停頓了片刻,又緊跟著補充了一句:“咱們只需要專注于眼下即可!” 楊選在聽完楊博這番話后,也是點了點頭,出言應和道:“惟約兄說得沒錯,咱們確實不該過多涉及,朝堂上的事情!” 眼見楊選聽進去了自己的勸戒,楊博整個人都松了一口氣。 在楊博看來,自從楊選擊敗前來進犯大明的三萬韃靼大軍,并生擒土買罕以后,整個人就逐漸變得居功自傲,且目中無人,聽不進去意見。 而這樣的情況,在楊選率軍協助土買罕平定了察哈爾部的叛亂以后,變得更為嚴重。 雖然楊博也曾就此出言勸誡過,但收效甚微,因為每次提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楊選就會刻意回避,并順帶著轉移話題。 想到這里,楊博的臉上浮現出些許憂慮之色,在他看來,居功自傲,目中無人的性格,對于一個主帥來說,是致命的。 隨后,只見楊博在腦海中組織好語言,一臉鄭重地看向楊選所在的方向,沉聲道:“以公兄!” 待話音落下,只見楊選下意識地轉過身來,看向楊博所在的方向,臉上滿是疑惑之色,出言詢問道:“惟約兄,有什么事嗎?” 楊博將楊選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在沉吟片刻后,緊跟著開口道:“以公兄,難道你就不覺得,自己有些變了嗎?” “變得居功自傲,目中無人,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要知道你現在的身份,可是我大明的征虜大將軍,你手上握著的,是我大明二十六萬精銳的性命!” 楊博在說到這里的時候,陡然間加重了語氣, 楊選見楊博毫不留情,臉上不由得閃過一絲慍怒之色,當即怒目而視。 而楊博似乎對此毫不在意,只是用平靜的聲音,繼續述說道:“以公兄,咱倆一同共事這么多年了,你不妨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從你協助土買罕平定了察哈爾部的叛亂以后,脾氣是不是變得愈發暴躁了……” 在楊博的敘述之下,楊選也逐漸冷靜了下來,開始客觀地剖析自己的內心。 漸漸地,楊選的額頭上逐漸滲出細密的汗珠,因為他發現,事實的確如同楊博所說的那樣,自己開始變得居功自傲且目中無人。 同時,楊選也察覺到了楊博的良苦用心,楊博是真的把他當作至交好友,才會直言敢諫,說出這樣一番不中聽的話的。 時間就這么緩緩流逝,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只見楊選回過神來,看向楊博所在的方向,面露羞愧之色,一臉誠懇地說道:“常言道,忠言逆耳,今天我楊選算是見識到了!” “惟約兄,多謝你站出來提醒我,不然的話,恐鑄成大錯啊!” 楊博對此并不在意,只是擺了擺手,轉而開口道:“無妨,以公兄,咱們倆這么多年的交情了,我豈能夠眼睜睜地看著你鑄成大錯?” “要知道朝廷這次抽調九邊邊軍,目的便是為了畢其功于一役,徹底消滅俺答汗,以報當年的一箭之仇!” 楊選聞言,對此也是頗為認同,點了點頭,出言感慨道:“是啊,朝廷這次,可是動真格的!” …… 另一邊,紫禁城,內閣。 隨著天氣逐漸暖和起來,內閣這邊也變得分外忙碌,一道道命令,如同雪花一般,經由內閣這個大明的中樞部門,下發至六部,然后再由六部一件件地進行落實。 由于朝廷這次動用的兵力,遠超以往,因此,中間繁雜的人事任命,以及輜重糧草的調動,已經讓內閣的眾人精疲力竭。 內閣之中,只見嚴嵩將手上那封處理完畢的奏疏放至一旁,轉過身來,看向徐階所在的方向,出言確認道:“徐閣老,目前戶部那邊,有關輜重糧草的調運,一切正常吧?” 徐階聽聞嚴嵩此話,點了點頭,出言應和道:“嚴閣老不必擔憂,軍械、糧草方面,戶部這邊已經在抓緊調運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商隊也在幫著一起調運!” 在從徐階的口中得知這一消息后,只見嚴嵩點了點頭,整個人也逐漸放松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