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年的民事蕭條,此時已經是熱熱鬧鬧的樣子,百姓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樂融融。 不一會兒,東行團隊就到了城前不遠處。 “鳳仙國?是俺老豬記錯了不成?” 豬八戒摸了摸后腦勺,有點疑惑地說道。 不只是他,其余大圣也有點懵逼。 以他們的眼力,隔了幾里路的距離就好似在眼前一般,直接就看清楚了城頭的三個篆字。 鳳仙國! 鳳仙郡什么時候變成鳳仙國了?他們西行離去之后,此地又發生了什么變故不成? “先進去看看。” 唐三藏下了黃金轎子,揮手將轎子收起,一眾大圣都低調地走進了城門。 三街六巷,士農工商,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面貌。 城門后,一個老婦人拿著一根竹竿,喃喃自語個不停,身上的衣服卻都打理得十分干凈,臉上也有了幾分血色。 “走吧,去凈土禪院落腳。” 唐三藏說著,一馬當先就向著凈土禪院走去。 這凈土禪院,是當年上官郡侯感念唐三藏一眾,活滿城百姓之恩德修建的。 如今他們來了,自然該去這里落腳。 唐三藏前腳進了凈土禪院,后腳上官王就知道了,連忙領著滿朝文武,整衣步行,前來拜見。 “這鳳仙郡,何時就變成鳳仙國了?” 一番寒暄自不必多說,唐三藏拉著上官王的手,一起坐下,開口問道。 “圣佛你有所不知,當年我鳳仙郡落得百姓易子而食的下場,也多有天竺國無道之因……” 上官王嘆息一聲,就把前因后果說了出來。 鳳仙郡乃是天竺國下郡,三年干旱,要是有天竺國前來賑災,絕對不至于淪落到赤地千里,餓殍遍地的慘狀。 天竺不仁,那么當鳳仙郡挺過了這次難關,也就沒有哪個百姓會心向天竺了。 鳳仙郡立國,乃是大勢之所趨,民心之所向。 聽完上官王的話,唐三藏沉默了片刻。 “你們的選擇是對的,靠人不如靠己,天竺國靠不住,那就自己立國。” 唐三藏點點頭說道。 幾番交談,也到了飯點。 禪院之中的僧人們早就準備好了齋飯獻上。 樹果新鮮,茶湯噴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