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君一席話,勝讀萬年書。早聽說虎口洞有妖族君子,今日得見子獅道友,誠君子之質(zhì)也。” 老者感慨一聲。 接引道友果然沒有騙老夫,要是早日遇見子獅這位君子,老夫混元道果都成功證就了。 不過現(xiàn)在見面了,也不算晚。要是老夫能與子獅道友經(jīng)常論道,其中定然有大好處。 雖然接觸不多,但黃獅精的言論每每就讓周儒茅塞頓開,勝過他無數(shù)歲月的冥思苦想。 “周儒道友也有君子風(fēng)范,但不知道友以前在何處修煉,為何從來不曾聽聞?” 黃獅精疑惑地問道。 文道還是因他自己才振興起來的。要是三界之中早就有周儒這等極限戰(zhàn)力的文人存在,文道何至于如此衰微? 這般說來,那就只剩下一個原因了,周儒不是三界之生靈,而是混沌來客! 那么,他來三界又有著什么目的? …… 三界之外,混沌之中,一青一金兩種光芒四射。 萬丈大小的菩提樹與金身佛陀,各自盤踞在一邊。屬于西方二圣的本源則在不斷被他們同化吸收,化作晉升的資糧。 “天性虛靈,塵根重濁。 五欲七情,不能自由。 七戒十律,恰似自取。” 金山羅漢口吐蓮花,周身大放光明,佛光普照。 其間有數(shù)不盡的天女散花,看不完的比丘獻禮。 虛影自混沌之中衍生,其中無量生靈生生滅滅,于青白二蛇之軀上無盡生死運轉(zhuǎn)。 這是金山羅漢的道,是他自己追尋的道的顯化外露。 他的道,終究與接引道人不同,他要徹底跳出接引道人的影響! “吾師三藏佛法廣大無量,吾三思之,大抵由情根而言姻緣,由姻緣而使覺舊時虛境。 大概人之性有如蓮花,情欲有如春風(fēng)。 非春風(fēng)則蓮花難發(fā),無情欲則心情難覺。 諸大眾與善男信女,備法心,明法眼。” 金山羅漢進入了特殊的狀態(tài),其本來領(lǐng)悟的法則,在此時又隨著心意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 法則本源的演化與飛躍! 佛光化作一朵煉化,將金山羅漢包裹在其中。 眾生百態(tài),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各種場景,佛門八苦都在蓮花之上運轉(zhuǎn)顯現(xiàn)出來。 “師父。” 見狀,觀音菩薩臉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如來佛祖當(dāng)年在菩提樹下明悟佛法都沒有這種變化,金山羅漢這到底是怎么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