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紡織機賣給他們,那我們賺的錢不就少了嗎?咱們自己留著生產(chǎn)多好?” 方正一呵呵一笑:“殿下,旁人這么想我能理解,但是你這么想我就不能理解了。” “你是國家的儲君,一時一地的蠅頭小利不該放在眼前。新式紡織機的推廣利國利民。” “這其實對我們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一旦新式紡織機推廣全國,那衣物的價格便會迅速下滑,衣物的價格下跌百姓自然愿意購買。這樣一來在衣物之前的所有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都會相應的增加,每個人都會從中獲得好處,這就是合作共贏。” 李元照笑呵呵道:“這個道理我懂,當初第一次去桃源縣的時候,縣里的書攤賣書,用白話水字數(shù)時你就是這么跟我講的,我后來跟父皇說過,他說你這是巧言舌辯!” 方正一眉毛一豎:“水字數(shù)怎么能是巧言舌辯呢?” “我舉個例子,就好比咱們的報社沒有新聞可報了,可明日就要發(fā)報,那么此時該如何做呢?就要水字數(shù)!” “就先搞個名人采訪筆錄,把兩人對話登到報紙上,那不就想有多少內(nèi)容就有多少內(nèi)容么?” “還有其他方法...總之想水多少水多少!” 李元照訥訥道:“那不是不好看了么?誰愿意看灌水的東西。” “管他好不好看呢?它解渴啊!” “行了啊,咱們不提這事了,水字數(shù)是門學問,殿下有時間找兩本書回去好好研究一番。” “等過紡織廠正式運作,開工了就把全城所有的布商召集起來一塊開會!我們要把他們手里的貨盡量全部買過來。” 把全城布商手里的布都買過來?這是什么操作? 李元照期期艾艾的道:“為何要買,全買過來得花多少錢啊?” 方正一思索道:“說是全買,但是人家未必全賣!我覺著五六萬兩應該足夠了!” “咱們的紡織廠一旦開動,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在價格上對京城其他布商應該是碾壓性的!” “如果一聲不響的就開工囤貨,對那些小生意人會有致命的打擊。” “首先他們手里的貨就賣不出去,以后也沒機會再賣,就算賣也只能賠錢賣,所以基本等同于砸在了手里。” “另一方面來說,我們能生產(chǎn)出來布料或者成衣是一回事,可銷售出去又是另一回事!賣他們一個好,也可以利用他們的現(xiàn)有的店鋪去市面鋪貨,這又是雙贏懂了么?” “懂了!可是咱們坊里哪有五六萬兩銀子啊?”李元照問道。 方正一神色一整道:“為了大景百姓都能穿上物美價廉的衣服!這筆錢我出了!”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