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伙人自然被本王扣下了,又因語言不通審問了三個月才堪堪明白這些人是因為風暴意外到了我大景。” 方正一靜靜的聽著,心里微微有些震撼。 這吳王真是好運氣啊,而且看來海外的航海水平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 竟然有了遠洋技術,只是不知道離大景有多遠 “本王帶人檢查了他們的商船,發現他們的商船竟然比我大景的更為先進,而且里面載滿了貨物,有許多本王從未見過的東西,其中就有紅薯。” “王爺八年前就已經發現紅薯了?”方正一不得不再感嘆吳王的運氣。 “不錯,只不過當時本王并不知道紅薯的價值,而且紅薯并非最有價值之物。” “本王將那些番邦洋人扣留了一年,套出了所有有價值的東西,其中就包括制鹽之法。” “這些人都來自海外小國,國土根本不值一提,與我大景更是無法相提并論!可是偏偏制鹽技術極為先進,沿海制鹽,成本極低,利潤卻是極高。” “所以從那時開始王爺就開始販賣私鹽了?”方正一問道,同時心里再次感嘆吳王的運氣。 這特么吳王比自己還像穿越過來的。 自個兒啥啥沒有,媽的跑去外地要飯。 鹽,鹽做不出來,弄個紅薯還是撿別人剩的!焯! “不,本王手中雖有了制鹽之法,但是卻沒辦法將其售出,直到兩年后才尋到機會。” “連年戰爭,那時乾國國內已經是國庫空虛,他們為了籌措軍資,朝廷甚至開始賣官鬻爵。” “乾國國內的秩序也因此開始大亂,貪官橫行,私鹽泛濫,這也給了本王可乘之機!” “他們守邊的士兵連軍餉都發不出來,還是由本王資助的。呂家這時也自知乾國大勢去矣,便主動派人尋到本王,欲投誠于我大景。” “有了呂家,海鹽的銷路自然就不再是問題,甚至本王通過私鹽已經將人一步一步滲入到了乾國宮廷之內。” “本王起碼將乾景兩國的戰爭縮短了五年!連乾國皇帝之死也是我一手安排!這大景的天下也有本王打下來的一半!” 說到這,吳王的面色已經有了紅潤之色,看起來有些激動。 方正一也是震撼不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