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月13日,中午,陰,羽田空港。 又一批直升機來加油休整,山崎和美黛子坐的直升機也在其中。 吃著午餐,山崎通過無線電向山田幸子了解情況。 電力運輸方案已經出來了,首先需要切斷一些線路,以減免損耗,然后有三個選擇。 一是從大井火力發電站去中央防波堤,經若洲通往浦安區域,缺點是需要架設鐵塔,否則影響航道。 二是沿首都高速灣岸線,連通沿途所經的臺場,青海、有明、東云、辰已、新木場等地,再用一條電纜連通浦安區域,缺點是耗電,優點是可以為以后做準備。 三是沿首都高速灣岸線,但是不連通途經區域,直接連通浦安區域。 之所以不用水下電纜是因為泥沙,是現在沒有人為東京灣清理河道,泥沙堆積可能會影響水下電纜。 “以后嗎?”山崎說道,“現在不用考慮以后,就第三個方案。” “但是先生,”山田幸子說道,“等您今天的救援完成以后,浦安區域的人口會超過二十萬人,相田女議員方面也增大了對水道沿岸搜索的范圍,預計人口很快會超過三十萬,物資方面壓力很大,我們需要讓那些倉庫都運作起來,保證里面的物資。” “運那些人走就是了。”美黛子說道。 “除了海運,空運的話,這不是短時間能夠運走的。”山崎說道,然后讓山田幸子選了第二個。 “好的,先生。”山田幸子說道,“不過如果這樣的話,他們建議使用能夠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發電站,一來石油可以提煉出油料,二來東京灣地區存儲了超過五百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最重要的是千葉縣地下蘊藏數千億立方米天然氣。” 第(1/3)頁